广州市荔湾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1 广州市荔湾区统计局

城市主干道绿化整顿工程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黄沙大道、六二三路、花地大道、东风西路、南岸路、芳村大道、广佛放射线海角红楼段等城市主干道绿化整顿工程,完成工程量698万元。这批道路绿化升级改造项目有效改善了我区多条道路的绿化景观,提高了广佛放射线沿线生态质量,减低汽车尾气和噪声对高架桥两边的影响。

危房改造

积极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和连片危破房改造工作,配合区项目办全力推进恩宁路项目改造进度。全面完成了2003、2004年在册危破房督修任务,其中,本年完成2003、2004年在册危破房督修208幢,2.0万平方米,完成面积量占年度任务面积总量100%;完成2005年、2006年在册危房年度改造任务300幢,面积8.71万㎡,完成面积量占年度任务面积总量205.5%。联桂北地块、长寿电影院地块、恩宁路258—262号地块等项目改造工作已完成。

环境保护

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执法。2008年,共开展污染源监测1974间次,监督执法监测102次,噪声监测1631间次,油烟监测51间次。我区建成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0.2%。全区大气总悬浮微粒年平均值为0.16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0.048毫克/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1.2%,区内河段所监测的大部分指标都达到国家地表水IV类功能水体标准,全区区域环境噪声值为55.1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值为68.2分贝。各主要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严格执法,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确保环境安全。2008年共开展环境监察9367人次,检查排污企业近4558间,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68份,责令关闭企业28个,立案186宗,因违法排污被执行行政处罚企业177间。

截至2008年,全区共建成绿色社区78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7个;共建成绿色学校81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0个。

城市管理

巩固“创卫”成果,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围绕市、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奥运安保工作目标,创新完善“六乱”、“两违”查处手段。全年共查处一般程序案2249宗,罚款总额563.52万元;拆除违法建设672宗,面积17.08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191宗,面积0.51万平方米。全年清理占道经营4.09万宗;清理“六乱”7.12万宗。

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全面落实精确打击措施,集中精力攻坚克难,先后组织开展“粤安08”、“飞剑”、“雷霆”、“秋猎”、“红日”等专项打击行动。全年刑事立案4766宗,下降 14.7%。其中,“两抢”立案825 宗,下降 28.8%;“两盗”案件共立 1512宗,下降 19.7%。破获各类刑事案件 4479宗,破案率比上年提高 10.3个百分点,破案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排在全市中心五区第一。。2008年,我区工矿商贸企业(含建筑业)发生职工伤亡事故7起,同比上升67.6%;死亡4人,同比下降33.3%。发生火灾16起,同比下降11.1 %;死亡8人,同比上升100%。全年发生交通死亡事故33宗,死亡33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0%和15%。

三、社会各项事业

科技

科技事业取得新发展。2008年,全区共获国家、省、市科技部门立项项目30项,其中,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3项;拥有广东省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4所,占全市36%;拥有7个省、市科普基地,成为我市拥有最多科普基地的区域。全年安排区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5942万元,下达区科技计划项目106项,带动各项目承担单位投入研究开发经费3亿多元。全年专利申请量近1134件,同比增长 38%,其中,发明申请161件,增长78%。重新认定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

鼓励和引导大中型科技型骨干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2008年我区新增了新之地、亚一光电等7家省、市、区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其中,立白集团成为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被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教育

2008年末,全区各类学校186所,在校学生115338人,专任教师7067人,初中升学率95.97%,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7.59%。整合教育资源,推进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顺利通过了省对我区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工作。在各项评选和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8年第九届广州市中小学电脑作品评选活动和2008年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活动最佳组织奖;在第九届中小学生软件制作活动获得国家、省、市奖项分别是2项、10项和62项;2008年教育软件制作活动获得国家、市级奖项分别是2项和36项;第十三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广州赛区)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31人;第18届广州市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7人(与天河区并列第二)。广州市第一中学、沙面小学、耀华小学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和广州市“书香校园 ”。

推动科技特色学校的建设,多方促进版权知识学习。2008年,成功申报广州市科技特色项目学校4所。118名优秀科技学生被分别授予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小博士”、“小硕士”、“小学士”的荣誉称号。在广州市“迎奥运”知识产权创新大赛中,我区获奖学生作品居全市之首。

文化

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广泛开展“四进社区”群众文艺系列活动210场,观众10万人次。全区22条街道文化站建起“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推动文化社区建设,全区拥有文化广场40多个,总面积8万多平方米;社区文化室建室率85%。开展各类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350余场,参与活动人数6千多人,观众达20万人次。群文创作喜结硕果,全年创作文艺作品720件,其中,获省奖项2个、市奖项29个。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出动5199人次,检查音像经营单位3238家,书报摊3979家,网吧及娱乐场所3094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43.16m万多张、非法书报刊8671本、非法“六过合滤彩”报16.8万多份,破获9个储存、分销非法音像及电子出版物的仓库。

着力为群众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2008年,接待读者约30万人次,外借图书约21万册次;推出新书15016册次;开展各类读书宣传活动20多项;举办各类培训班10次;送电影进社区30场次。

卫生

2008年,全区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32个纳入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2008年末,全区共有卫生医疗机构 225 个,实有医疗病床 4168 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 6159人,其中医生2395人。全年进行食品监测6151宗,食具监测27729宗。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97.04%,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99.83%,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98.53%,住院分娩率100%,婴儿死亡率3.0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38‰,孕产妇死亡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