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三门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有线电视通村率达100.0%,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7.0%和98.0%,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总长度达到3804公里。全年制作广播节目1032小时、电视节目615小时;三门人民广播电台共播出《三门新闻》365期3424条,三门电视台播出《三门新闻》270期2519条、《社会纵横》49期。广播稿件、电视新闻被中央台录用19条、省台录用575条,有4篇电视作品获市级奖。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0家,实际开放床位540张。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28人,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494人。妇幼保健工作有新的进展。2002年全县共筛选高危孕产妇2285例,筛选率达54.9%,高危住院分娩率达100%。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7.7%,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仅为9.6‰和10.3‰。全县有2181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率达100%。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新的突破。我县按照《浙江省25个经济欠发达县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制订了《三门县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02~2005)》和《三门县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并在海游、健跳、亭旁、小雄、沿赤等5个乡镇进行试点。5个试点乡镇共建立5个服务中心、12个服务站、3.1万份健康档案。农村卫生状况继续改善,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2.6%,卫生厕所覆盖率达47.5%。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相继制定了《三门县城南水厂和亭旁溪水系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三门县城烟尘控制区管理办法》、《三门县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和《三门县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加强了对水、气、固废和噪声环境的管理。全年完成了县城南水厂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6家电镀企业的再达标治理,5家化工企业的排污口规范化、工艺废气回收、危险固废的安全处置,建成12家企业的在线监测、监控信息系统,实现远程动态监督;完成了20家规模较大饮食业的油烟整治,创建了70平方公里的县城烟控区,关闭了72家小橡塑桶企业,完成了上三线高速公路两侧烟控区的创建工作;全面实施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实施了许可证制度;创建了县城噪声达标区7.5平方公里,占县城总体面积75%。环境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年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为100%,环保“三同时”执行率为100%;全年共受理各种污染投诉220件,调处215件,调处率达98%以上。同时,开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专项整治活动,全年共处罚了16家企业。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全年共受理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179起,查处179起,打击和处理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80人。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8起,火警2起,受害率0.73‰。 十一、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县人口40.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7万人。全年共出生4695人,死亡2390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71‰和5.96‰,人口自然增长率5.75‰。计划生育率97.38%。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县城镇职工1.25万人,城乡个体私营从业人员4.65万人。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县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6个,介绍就业人员510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8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14728人,离退休人员达3898人,分别新增2246人和330人;参加工伤保险为503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500人。全年征缴养老保险费3938.4万元,支付养老金3785.4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117.1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0.6万元。至2002年底,全县农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1.9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4个,床位196张,收养72人。全年城乡有3666人得到国家救济,其中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有3070人。全县共投入保障资金400万元。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2002年,全县城镇集体以上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19656元,比上年增长23.4%。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30元,增长7.0%。 注: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