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17 台州市玉环县统计局

国有及500万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水  泥 供 电 量 饮 料 酒2007年 28.60万吨 215697万千瓦 12382千升比上年增长% 20.4 24.4 310.7

眼  镜434.6万付-22.2

家    具158.44万件17.7

缝 纫 机81.70万架30.4

塑料制品2.35万吨-2.3

金属切削机床 金属数控机床 铜材加工 金属切削机床16974台 5628台 39112吨 16974台23.6 58.5 -14.4 23.6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略有提高。根据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考核,十一项效益指标综合得分202.30分,按同口径比较,比上年增0.3分。从具体指标情况看,四项指标好于上年,其中: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69.85千元/人,提高23.2%;资产保值增值率128.3%,提高16.6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10.1%,降4.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7.7%,增0.04个百分点。七项指标比上年差,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3.0%,降低0.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0.4%,提高了1.2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次数2.2次,降低0.2次;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4.5%,降低0.3个百分点;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91.4%,降0.9个百分点;亏损率3.6%,降1.8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10.74%,下降0.6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县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1.1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建筑施工面积58.04万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40.4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4980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工业性投资851188万元,增长28.8%。全部限额以上项目完成投资972752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在全部限额以上项目完成投资中,国家、省级重点项目投资590837万元,增长36.4%,基础设施投资632485万元,增长32.3%。国家级重点项目中,华能玉环电厂完成投资561474万元,比上年增长41.7%。房地产开发投资为52195万元,减少49.7%。全部限额以下投资92228万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农村非农户投资41419万元,下降6.9%。

国家、省和县重点建设已开工项目33项(包括前期准备),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共完成投资额76.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64.6%。华能玉环电厂一期工程完工投产、二期工程完工试运行;玉环县城区清水工程已投入试用;漩门二期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漩门三期围垦工程项目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玉环县坎门后沙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工程进展顺利。玉环县人才公寓基本建成,台州市二期供水玉环配水工程(境外引水工程)工程量完成过半,台州港大麦屿港区多用途码头一期工程、漩门工业城基础设施工程、五门工业区(滨海工业城)基础设施工程已开工建设,进展顺利。

全年限额以上投资新增固定资产1052489万元,比上年增长2.21倍。完成投资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新建公路6.8公里;改建公路7.6公里;新增各类院校学生席位1380个,建筑面积16374平方米;新增铜冶炼生产能力3830吨/年;新建码头5座,年吐量为243.5万吨,新建桥梁3座;新建城市排水管道89.5公里;新建城市防洪堤坝5.92公里。

五、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2007年末全社会拥有运输汽车30016辆,比上年增长22.1%,其中载客汽车20036辆,比上年增长35.0%,载货汽车9971辆,增长2.4%;拥有机动运输船200艘,比上年增加20艘,其中客船10艘,载客量1198客位;货船190艘,总吨位152891吨。

客货运输量完成情况如下:

2007年比上年增长%

货运量1234.41万吨24.4

公    路657万吨13.7

水    路 货物周转量 公    路 水    路 客运量 公   路 水   路 客运周转量 公    路 水    路 港口吞吐量   其中:大麦屿港577.41万吨 770886万吨公里 56180万吨公里 714706万吨公里 4142.85万人 4010万人 132.85万人 68952.42万人公里 68170万人公里 782.42万人公里 1079.24万吨 943.81万吨39.4 38.3 1.4 42.4 71.8 73.7 29.6 1.9 1.9 1.9 162.0 226.3

交通基础设施得到在效改善。76省道复线玉环段和环岛北路基本完工,漩门湾大桥建成,黄泥坎第二隧道和疏港大道二期隧道贯通,深浦隧道及接线工程开工,乐清湾跨海大桥、陈屿第二隧道、大麦屿快速疏港公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新增硬化道路46公里。

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邮电业务总量153569万元,增长23.2%。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8837万元,增长23.6%;邮政业务总量4732万元,增长13.6%。至年末,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34.22万门;城乡电话用户数26.13万户,增长3.1%,其中小灵通9.26万户,增长11.3%;住宅电话用户10.30万户,增长3.7%;公用电话3.60万部,比上年减少18.7%。移动电话用户60.54万户,比上年增长19.8%。国际互联网用户7.12万户,增长14.7%,其中宽带用户5.87万户,增长17.5%。全县电话主线普及率达64线/百人。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成功举办文旦飘香游,大鹿岛升格为国家4A级景区。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3.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41亿元,增长12.4%。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02.07万人次,增长12.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86亿元,增长12.2%;接待入境游客

18810人次,增长23.9%,旅游创汇733.85万美元,增长27.5%。全县共有旅行社12家;旅游星级(涉外)宾馆7家。全年累计投入旅游开发建设资金1.84亿元,其中投入旅游景区开发资金3900万元,新建星级饭店投入资金1.1亿元。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商品销售增长较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070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县城零售额322021万元,增长16.9%;县以下零售额182049万元,比上年增长16.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11179万元,比上年增长16.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2891万元,增长19.1%。

商品交易市场和商业网点日益完善。2007年末全县拥有商品交易市场55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1个,生产资料市场4个。全年市场成交额22.32亿元。

对外经济形势较好。全县出口产品交货总值1900825万元,比上年增长22.6%。自营进出口额20847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8%,其中自营出口额197270万美元,增长36.6%。新增自营进出口权企业172家,累计达957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682家,比上年增140家。利用外资取得新的进展,全年新批“三资”企业9家,协议利用外资6479万美元,比上年减少32.9%,实际利用外资3831万美元,比上年减少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