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玉环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产业提升年”和“城市建设推进年”活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克服了宏观调控趋紧、干旱、强台风等因素带来的困难,致力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要素制约,经济社会继续呈现速度快、质量好、协调性强的发展态势;致力统筹城乡发展,全岛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致力关注民计民生,促进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良好,全面完成预定的主要经济增长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1.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4%,增幅比上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4亿元,比上年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146.42亿元,增长24.8%;第三产业增加值61.27亿元,增长16.0%。 市场消费品价格总体水平有所上扬,肉禽蛋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居民消费心态尚处平稳;工业主要原材料、能源价格继续上涨,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工业运行质量不容乐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扼制。 劳动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29895人,比上年增长7.1%。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成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2.26万人,新增就业岗位5560个。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3.76%,比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335人,完成再就业培训310人。 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中的高消耗、高排放等问题仍然突出,土地、水、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制约问题比较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很不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比较落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治安形势不容乐观,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公众满意度较低。 二、农 业 认真落实支农扶农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农林牧渔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农业扶大扶强政策成效显著,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04亿元,比上年增长0.4%。 农业结构得到优化,粮食生产基本稳定,经济作物面积有所回升,优质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面积继续增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9999公顷,比上年增长4.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859公顷,减少2.9%;蔬菜总播种面积3939公顷,比上年增加13.4%;果用瓜692公顷,比上年增加4.7%;花卉苗木106公顷,增加7.5%。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粮 食 棉 花 油菜籽 水 果 蔬 菜2007年 27929吨 128吨 150吨 56853吨 117054吨比上年增长% -5.1 4.1倍 30.4 9.3 10.5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全县造林面积76公顷,低产林改造35公顷,零星植树5万株,育苗面积12公顷,当年苗木产量118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47.2%。 畜牧业随着肉禽蛋价格全面迅速上升,市场形势好转,畜禽存栏数有所回升,畜牧业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年末牲畜存栏数如下: 肉类总产量 其中:猪 肉 禽 肉 禽蛋产量 肥猪出栏数 生猪存栏数 牛存栏数 羊存栏数 家禽存栏数2007年 7484吨 4420吨 2904吨 1272吨 4.88万头 2.76万头 695头 0.50万只 116.52万只比上年增长% 7.0 6.9 15.8 -10.7 3.0 -1.1 -6.3 -5.7 -7.1 渔业生产围绕增收增效和渔区稳定这一主题,加快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继续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当年荣获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水产养殖强县。积极探索渔业发展新路子,降低近海捕捞强度,进一步加大渔民转产转业扶持政策。至年末全县海洋捕捞生产船只1590艘,比上年增加21艘;海洋捕捞专业劳力8755人,比上年减少176人。由于持续多年的休渔制度和海洋资源的养护,资源持续衰退的状况有所减缓。2007年海况较好,海洋捕捞业有所好转,部份经济鱼类产量有所提高。全年水产品总产量263688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74117吨,比上年增长3.8%。养殖业受养殖环境因素影响,养殖资源锐减,发展空间缩小,产量下降。海水养殖面积7279公顷,比上年减少1.2%,产量86782吨,减少2.6%;淡水养殖面积829公顷,比上年减少13.5%,产量2545吨,减少28.5%。 各类水产品产量如下: 水产品总产量 1、海水产品 鱼 类 甲壳类 头足类 贝 类 藻 类 2、淡水产品 鱼 类 虾 蟹2007年 263688吨 260899吨 106620吨 62532吨 15419吨 75241吨 879吨 2789吨 2339吨 262吨比上年增长% 1.1 1.6 3.3 5.7 15.2 -7.0 3.3 -28.7 -19.2 -33.7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开展标准农田建设,继续水库保安维护除险加固和河塘、河道修整治理工作。全年水利资金总投入2.3亿元,其中清水河道建设2227万元,滩涂围垦1.2亿元,水库保安910万元,农村引水工程763万元,境外引水工程7100万元。本年灌溉面积为5580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为4480公顷。除险加固水库3座,山塘维修23座;疏浚和整治河道25.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公顷;新建标准农田615亩。全县年末共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09万千瓦,其中渔业机械总动力18.74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7113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1%;化肥施用量(折纯)2725吨,比上年下降4.2%。 三、工业和建筑业 继续坚持“工业立县”战略,围绕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目标,大力拓展发展空间,破解要素瓶颈制约。积极扶持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推进科技进步,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35.28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继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全县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7.02亿元,其中重工业产值401.58亿元,增长36.9%;轻工业产值65.44亿元,增长13.9%,重型化趋势继续加快。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实现的工业产值中,以阀门为主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以汽摩配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继续起到了支柱作用,分别实现产值161.90亿元和88.5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3.6%,大大高于其他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