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玉环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县现有普通中学22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小学41所、幼儿园199所。设有浙江江南理工专科学院1个,浙江电大玉环分校1个。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435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324人,小学专任教师1206人。普通高中在校生6303人,比上年减少623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1832人,减增加482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375人,减少711人;小学在校生29415人,增加1669人。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初中入学率99.9%,初升高比例达96.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达71.3%,比上年下降6.6个百分点。教育投入增加,教学条件继续改善。普通中学当年新增校舍4313平方米,小学新增校舍2011平方米。教育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至年末全县中小学拥有实验室16987平方米,语音室1737平方米,微机房5918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校数为普通中学19个,小学25个。配备计算机达4043台。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全县共有电影放映队33个;县越剧团一个,演职员45人,全年演出141场次,观众6050人次;县文化馆1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1个,全年举办展览56个,组织各种文艺活动145次,举办训练班209次,结业3963人次;县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13.1万册,当年新购图书0.64万册;全年借阅图书16.5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11.3万册次。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县有医院、卫生院16个,病床1049张,卫生技术人员1850人,其中:医生600人,注册护士546人。卫生防疫人员58人。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取得新进展,农村卫生条件得到一定改观。全面完成全县294个村改厕任务,累计建成农村公厕923座,拆除露天粪坑3.8万余座,建成沼气式化粪池61720立方米,改建户厕81870户。当年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人数4万人,安全饮水达6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推进。至年末,全县已有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29.81万人,当年完成农民免费健康体检126179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当年举办单项比赛45次;举办1000人以上全民健身活动2次。举办各类体育培训班6次,参加培训人数1018人。少体校1个,在校学生215人。在参加省级运动会比赛中,我县运动员在篮球、田径、游泳、举重、帆船、赛艇、羽毛球等七个大项中,共获得金牌16枚、银牌13枚、铜牌14枚,获总分485分。 九、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402254人,比上年末增加3671人,其中非农人口183594人,比上年末增加2714人。全年共出生4796人,出生率12.0‰,死亡2236人,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6.4‰,比上年下降0.4‰。 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72902人,退离休人员7692人,支付离退休费8498万元,发放率达100%;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287人,比上年新增1018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2891人,比上年新增9391人。全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员41318人,其中在职职工33637人,离退休人员7681人。支付职工医疗保险费1967万元,支付离退休医疗费3188万元。农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数108419人,失土农民参保人数6844,4756人,比上年新增2088人。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61元,比上年增加640元,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21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比上年下降4.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国有社会福利院1个,床位50张,在院50人;集体办农村敬老院11个,床位335张,收养256人;民办福利机构8个,床位937张,收养791人。定期补助优抚对象932人;民政部门对农村医疗救助9650人次,其中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490人次,对城镇居民医疗救助1684人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409户,受保640人;农村居民最低保障家庭2492户,受保4022人,支付保障资金495万元。开办福利工厂73个,安排残疾职工1631人。 十、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 全社会用电量17.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工业用电量13.20亿千瓦时,增长26.6%;居民生活用电量3.05亿千瓦时,增长25.6%。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062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4.1%。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环境污染源治理完成投资总额1.71亿元,环境污染治理完成投资总额1.25亿元。废水治理设施48套,处理能力1.01万吨/日,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1%。废气治理设施45套,处理能力23.87万标立方米/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4%。建有污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40.4%。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控制面积75.3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总面积5.3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工程已完成工程量80%,城区清水工程进展良好,污水联网工程一级管道37公里全面完工,二级管道10公里基本完工,三级管道136公里已完成三分之一。关停和限期整改了一批重污染企业。全县已建成公园3个,面积46公顷,拥有园林绿地面积263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16公顷。 注:(1)公报中部分数据采用预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总量指标按现行价,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