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10 常州市钟楼区统计局

【人民生活】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百姓生活更加殷实。全区坚持“富民强区”目标,把为民惠民作为工作落脚点,积极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加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2007年,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571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99元,分别增长24.0%和11.4%。

【就业】就业安置力度加大,技能培训得到加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民、惠民、利民,构建和谐社会,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列为区政府“重点工程”,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年净增就业人数7520人,安置下岗失业再就业10301人,再就业重点援助2286人。分别完成市目标任务的115.7%、183.95%、240.63%;吸纳苏北劳动力2030人。就业服务得到加强,再就业培训635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820人。

【环境保护】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生态建设成绩斐然。全区坚持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合理进行功能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调节,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并举,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并重,全区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好转、群众对环境质量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区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标市对区的考核成绩稳定在96分以上,名列二市五区前列。全面完成了市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削减和“清水工程”目标任务。钟楼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省首家生态工业园。昌瑞汽车部品制造有限公司成为全省汽车零部件行业第一家通过“江苏省环境友好企业”考核的企业。三堡街社区环保志愿者保护母亲河行动和世纪明珠社区的居民施秀娣家庭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在全市十大环保闪光点评比中入选。在环保“四进五创”活动,创成了绿色社区省级1个,市级2个;绿色学校省级1家、市级3家;环境友好企业省级1家,市级2家。全区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削减245吨、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38吨,分别同比下降13.0%和8.9%。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关闭化工生产企业30家。

【城市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更优更美。围绕市、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真抓实干,确保了各项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2007年全力推进龙江路城市高架、快速公交线1号线等城市交通快速道路施工,建成通车的有常金路、丁香路等16条道路,总长20.4公里。按照“保洁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控全天候”的工作要求,切实抓好城市长效综合管理13项工作,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名列全市第一。加大对背街小巷的整治力度,投资2200万元综合整治陈渡路、大仓路等161条背街小巷,实现路平、下水道通、灯亮的基本要求,彻底改变背街小巷道路破损、环境脏乱差的状况。高标准开展市容综合整治,按照景观大道统一标准对长江路、关河西路、广化街、晋陵中路等4条道路实施门楼牌匾、标志标牌、遮阳雨篷综合整治,进一步美化、亮化市容市貌。环卫设施更新加快,投资新建的横兴路、会馆浜、西林、北港垃圾中转站今年相继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全区的日常垃圾处理能力。绿化空间不断拓展,新闸荷园、钟楼广场、体育广场二期等建成了城市公共绿地,青枫公园二期也正加快建设,常金路、紫薇路、新运河等道路河道绿化带再添新绿,全年新增各类绿地107.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