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周村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9 淄博市周村区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2003年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3159万元,比上年增长110.22%,增速创近10年来最高水平,其中:规模以上投资项目(计划或实际完成投资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322606万元,比上年增长117.45%,规模以下投资项目(计划或实际完成投资5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投资30553万元,比上年增长55.64%。固定资产投资率42.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9.3%。

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计划或实际完成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项目达122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20.9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4个, 当年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

投资结构变化较大,工业投资明显快于其他行业投资。在完成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投资7017万元,比上年增长9.28%;第二产业投资266427万元,比上年增长219.02%,其中工业投资265011万元,比上年增长220.57%;第三产业投资79715万元,比上年增长2.12%。

规模以上投资项目,按投资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项目完成66675万元,更新改造项目完成74312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完成13818万元,其它投资167801万元;全年施工项目个数561个,新开工538个,竣工450个,建设项目投产率80.2%;年内施工房屋面积1723878平方米,其中住宅592523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196237平方米,其中住宅361630平方米,竣工房屋价值75961万元,其中住宅24783万元。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农业综合开发四期工程通过国家验收,五期工程全面启动,济青、滨博高速公路林带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年度任务,植树36.2万株;25个工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7.5亿元,6个项目列入市工业“三0”重点工程,12个项目已竣工投产;胜利家具广场、金周沙发材料市场、金耀汽贸商城等8个市场建设项目完成建设任务投入使用,4个项目列入市流通“三0”重点工程;胶王路周村段、青年西路、和平路等道路交通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大街古商城保护开发工程顺利推进,票号展馆、民俗展馆等文化旅游景点相继建成;年内确定的政府为群众所办10件实事(1.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南部山区部分村的人畜吃水问题;2.实施放心肉工程,启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健全完善检疫检测体系,建设1处高标准机械化定点屠宰场;3.搞好新水源地开发建设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4.实施引孝补源工程;5.实施城市综合整治工程,改造升级东门路北段,综合整治8-10条小街小巷,新建绿地50万平方米;6.建设经济适用住房6万平方米以上;7.继续实施城区“光明工程”;8.建设三处垃圾中转站;9.实施孝妇河周村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10.搞好2处高中段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全部得到落实。

建筑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区三级以上建筑企业22家,其中:施工总承包15家,专业总承包7家;二级企业3家,三级企业19家;房屋与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15家,装饰装修企业7家。从业人员9745人,持有一级资质证书的项目经理18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7371万元,增加值11218万元,利润总额788万元,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142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4715元/人,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7278平方米,竣工面积622906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商品供应充足,在经历“非典”之后,消费需求全面恢复,稳中趋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946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人均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430元,列全市第二位。按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38855万元,餐饮业完成41859万元,其它行业完成13936万元。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完成44913万元,个体经济完成155670万元,私营经济完成26048万元,其它经济完成68019万元。

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678656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农村市场为103923万元,比上年减少0.61%,城市各类专业市场为574733万元,比上年增长3.04%。

截至2003年底,全区共有商业、餐饮业企业685个,其中:法人单位333个,营业单位352个,注册资本金71596万元;个体工商户1550户,从业人员15000人,注册资金8234万元;私营企业306户;投资者人数920人,雇工人数4360人,注册资金15816万元。

截止2003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市场48处,其中:生产资料市场7处,生产要素市场1处,消费品市场40处。

物价有所上涨,四季度涨幅较为明显。2003年我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6%,比上年上升1.6个百分点,其中:非食品价格指数101.1%,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1%,消费品价格指数101.4%。

各类消费品价格指数比上年升降幅度(±%)如下:

食品类+2.6

烟酒及用品类+2.3

衣着类-1.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2.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5.7

交通和通讯类-3.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3.0

居住类+0.5

六、对外经济

2003年我区外贸出口顶住“非典”带来的巨大压力,迎难而上,采取种种措施,在全面兑现2002年度出口奖励政策的同时,出台新的奖励优惠政策,对出口增长企业和有关单位进行奖励,少出少奖,多出多奖;对出口退税托管帐户贷款给予25%的贴息,进一步扩大出口优惠政策覆盖面,有力地调动了出口积极性,实现了外贸出口的较快增长。2003年全区对外贸易直接出口完成10112万美元,同比增长32.7%。壮大出口创汇队伍,为26家企业申请了自营进出口权,使全区自营进出口企业达到了65家,仅新批企业当年就完成出口572万美元,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

截至2003年底,全区共有三资企业66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48家,中外合作企业1家,独资企业16家。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家,合同利用外资544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2.4%,实际利用外资30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4%。

七、财政、税收、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2003年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5317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1.38%,一般预算支出实现31002万元,比上年增长22.18%,连续第9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税收平稳发展。 2003年全区完成各项税收收入50417万元,比上年减少10.50%(若扣除不可比因素,实际增长1.60%),其中:国税收入34538万元,比上年减少14.66%,地税收入15879万元,比上年增长0.11%。

金融形势良好。2003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62065万元,较年初增加12486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48164万元,较年初增加59109万元;企业存款余额213901万元,较年初增加6575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526924万元,较年初增加72803万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478300万元,较年初增加70451万元,固定资产贷款余额48624万元,较年初增加235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