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09 威海市统计局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市现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4个,艺术表演场馆2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档案馆8个,博物馆7个,电影公司5个,其中电影院4座;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4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706所,其中医院29所,卫生院67所,门诊部9所,采血机构1所,专科疾病防治院3所,疾病防疫中心(防疫站)4所,妇幼保健机构4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44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6901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10509张。卫生技术人员16709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7283人。

体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82枚,其中金牌56枚,银牌70枚,铜牌56枚。成功承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足球项目(女子)青年组、男子手球、女子手球、铁人三项等3个大项、5个小项的比赛。我市有23名运动员在8个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夺得5枚金牌、6枚银牌、8枚铜牌,金牌总数和奖牌数量均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达48%以上。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步伐继续加快。城市化率达到58.67%。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12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12平方米。

城市载体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年发电62.63亿千瓦时,增长0.6%。实际用电量75.3亿千瓦时,增长6.92%,其中工业用电量50.35亿千瓦时,增长6.6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09亿千瓦时,增长7.46%,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6.4亿千瓦时,增长8.05%。全年供水总量5602万立方米,下降5.9%。市区天然气用气人口36.4万人,用气普及率99.71%,天然气供气量4558万立方米,增长88.3%。集中供热面积达2207万平方米,增长16.3%。年末市区公共汽车运营线路54条,线路网长度220公里,运营线路总长度770公里,公共汽车852辆,增长3.6%。全年公共汽车客运总量8630万人次,平均日客运量23.6万人次。市区出租汽车1526辆。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环境监测站4个,环境监测人员70人。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12个,面积1406平方公里。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污染减排项目36个,投资额4.85亿元。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1天,良好率达到96.2%,其中162天为“优”。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累计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44起,同比下降24.5%;死亡263人,下降3%;受伤349人,下降22.3%;直接经济损失1701.2万元,比上年减少726.41万元,下降29.9%。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连续11年保持负增长。全年户籍人口出生率为6.18‰,人口死亡率7.35‰,人口自然增长率-1.1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52.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22.90万人,占总人口的48.6%;农业人口130.07万人,占总人口的51.4%;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00.8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常住人口达到281.61万人,增加1.08万人。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升。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7元,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9226元,增长8.6%。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28.46%,上升0.3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6%,下降2.2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442元,增长6.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441元,增长15.8%。

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20.98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7.71平方米,增加1.48平方米。

十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有52.4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7.2万名职工参加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有12.7万名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有114.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包括职工和居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6万人,参保率达到95%。有1.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普遍推广,有8046名女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长7.6%、27.2%、10.3%、7.2%和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81%。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城市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30元,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800元,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标准,最高支付限额由13万元提高到2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政府补助标准由80元提高到90元。发放政府助学金4476万元,受助学生29782人。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3家,拥有床位14428张,收养人员9737人。全市共投入资金2792万元,将3.8万名低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投入资金2690万元,保障全市五保老人9800多名、敬老院61所。

社会民生进一步改善。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上年增长30.1%。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年内建设经济实用房2506套,新增廉租房946套,改造残疾人危房400户。

注:

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数据以《威海统计年鉴—2010》为准。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本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常用耕地面积因统计渠道更改,与上年不可比。

5、交通运输业数据因调查方法调整,与上年不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