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8 温州市洞头县统计局

全力建设“百项百亿”工程,重点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2项,其中新建项目11项,续建项目21项,累计完成重点建设投资39869万元,增长24.0%,其中新建项目完成投资6900万元,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2969万元。建成或基本建成了浅滩东向接线公路、新城客运站、老干部活动中心等8个项目;加大了连港环岛公路、状元南片围垦工程、北岙后二期围垦工程、三盘岛星级宾馆、杨文工业区等续建项目的建设力度;激活了洞头陆域引(供)水一期工程、洞头国际大酒店、城南片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新建项目。同时,大门环岛公路、110KV输变电工程、温州(洞头)水产品交易市场等前期项目有序推进。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面貌展现新姿。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房地产开发和新城建设步伐,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城市化水准提升到40%,比上年提升了1.6个百分点,全县房屋施工面积56.7万平方米,增长57.9%,房屋竣工面积8.39万平方米,增长98.7%,商品房销售面积11.23万平方米。立足于建设现代化滨海港口城市,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新城建设初具规模,完成新城一期的市政建设1247万元,先后建成供水管线1000米,供电管线1600米,雨水管线80米,景观灯100盏。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建设城区硬化道路783平方米,养护花圃222处,铺设阴沟盖板281处1828平方米,人行道铺装率达到85%,四年累计完成拆迁面积1.5万平方米。扎实推进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和村庄整治,23个村通过省、市级考核验收,硬化村道3500平方米,完成三线整治率70%,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品供需保持稳定。半岛通车以来,县域商贸活动和贸易交流日趋活跃,县内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内贸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亿元,同比增长22.9%,增幅比上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4.5亿元,增长17.9%,餐饮业0.77亿元,增长63.0%,增幅提高了31.9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放型经济稳步推进。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功举办了2006年洞头县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7个项目,签约总额10.73亿元,成功引进状元南片围垦项目合作开发,引资金额12亿元。全年实际到位内资2.15亿元,增长48.6%,合同利用外资1726万美元,增长170%,实际利用外资406万美元,增长100%,并提前3个月完成了全年的招商引资任务。

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外向型经济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外贸出口供货值2.6亿元,同比增长21.1%,增幅提高了6.2个百分点,全县自营出口2835万美元,同比增长19.5%。五大出口产品类中,药品类出口增幅较大,完成出口供货值8674万元,增长44.1%,水产品出口由于羊栖菜出口形势的明显好转快速回升,大幅增长,完成出口供货值5685万元,增长43.6%,增幅上升了64.5个百分点。

半岛旅游初见成效,旅游经济显现新景象。突出抓好旅游软硬件建设,加大产业政策引导、景区综合开发和宣传促销力度,在半岛通车积极因素驱动下,旅游业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旅游效益、产业投资、就业带动、创惠于民成效显著,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5.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4亿元,均增长284.5%,超过了过去四年总和。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交通建设取得新进展,交通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规范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准,引入竞争机制,开通洞头至温州、乐清、苍南等陆岛、县际客运班线,开通12条县内农村客运班线,全力打造便捷、高效、安全的客运交通。全年完成客运量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38.5%,增幅提高了34.2个百分点,客运周转量7953万人公里,增长10.0%,提高了12.4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货运量689万吨,增长22.7%,货物周转量250738万吨公里,增长22.1%;港口货物吞吐量564.9万吨,增长23.9%,其中小门岛石化基地吞吐量318.9万吨,增长46.3%,增幅提高了33.8个百分点;全县投入公路运输客车202辆、2365客位,水路运输客船24艘、2750客位,旅客输送率100%。

落实邮政三项基本制度,推进通讯设施网络建设。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727万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98万元,比上年增长8.0%,电信业务收入7229万元,下降1.3%。年末邮政局(所)数5个,全年邮政储蓄余额9989万元,累计收订报纸188万份,杂志 8.54万份,邮路单程总长98公里,县内邮路4条,农村邮路2条,城市投递段道5条,农村投递路线条数共14条,步班投递路线条数共15条。城乡固定电话用户数47472户,比上年末增加3180户,其中城镇固定电话用户数16104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数10638户,小灵通用户数20730户,增加4556户,城乡电话普及率39.5部/百人,每百人增加了4.7部;拥有移动电话用户数40600户,比上年末减少4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32.8部/百人,每百人下降了4.8部,国际互联网用户数6483户,增加1220户。

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积极适应半岛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加快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投入资金1770万元完成了城网建设与改造,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35.2千米,新增配变容量2400千伏安,改造低压线路18.2千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成“户户通电”工程累计完成投资843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11.3千米,低压线路1.7千米。全县供电能力明显提高,电网稳定运行,全年供电量10009万千瓦时,增长16.5%,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大关,创历史新高;全年售电量9018万千瓦时,增长17.2%,综合线损率9.9%,最高供电负荷达到2.4万千瓦,配电系统客户供电可靠率99.6 %,综合供电可靠率98.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收支状况良好。积极开辟税源,依法组织收入,优化收支结构,深化财税改革,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00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176万元,分别增长50.7%和36.5%,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9.7个百分点和12.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首位,组织税收收入24085万元,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832万元,增长21.3%。

金融平稳健康运行,保险事业稳步发展。认真落实货币政策,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努力改善金融生态,切实强化内部管理,有力促进了金融业的平稳健康运行。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57亿元,比年初增加2.92亿元,同比增长23.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39亿元,比年初增加1.29亿元,增长21.2%,增幅提高了4.8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9.31亿元,比年初增加2.07亿元,同比增长28.6%,其中工业贷款0.86亿元,增长33.6%,农业贷款3.1亿元,增长25.3%。现金收支轧抵,货币净回笼1.97亿元;不良贷款余额0.25亿元,比年初减少0.04亿元,不良贷款率2.29%,比年初下降0.94个百分点,人民币存贷比为59.79%。全年财产保险承保额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年保费收入1540万元,理赔支出5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