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瑞安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教学质量得到巩固。全市现有省级重点学校9所,示范学校11所,A级普高1所,温州市级示范学校14所。初中毕业合格率达99.5%以上,高考上线人数4140人,高考上线率75.6%。 科技事业有新的发展。全年共安排科技发展计划192项,其中工农业科研计划项目139项。组织申报科技进步奖申请33项,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温州市级9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2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省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项,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项,省级新产业试制计划77项。顺利通过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复查验收工作。全面实现省县(市)级首家"科技信息厅"的功能建设,列入省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的"2001年第一批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推广项目"。全年专利申请量210件,授权量218件。 九、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全年共举办大型文艺演出20多场,创作各类文艺作品156多件,其中国家级获奖5件,省级获奖7件,温州市级获奖29件。童声小组唱《山花送给谁》获全国第二届"蒲公英"少儿音乐大赛创作、演唱银奖;《凤凰飞出烈火中》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曲艺大赛铜奖;彩照《无题》获全国摄影邀请赛优秀奖;鼓词小段《鞋匠?quot;洋钉"》获浙江省曲艺新作大赛一等奖。开始整理编纂《孙诒让全集》。对我市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至年末,已普查了12个乡镇,发现新文物点44处,征集民俗文物600余件。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观众达8万人次;全市放映电影1800场,观众达28.15万人次。现有馆藏图书16.5万册,接待读者13.27万人次。 广播电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完成二个海岛的微波联网工程,有线电视新增用户4600多户。完成165个自然村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任务。全年共编播广播电视新闻8500多条,其中广播新闻近5000条,电视新闻3500多条。电视新闻700多条被上级台采用,名列温州各县(市)前茅。 卫生保障体制逐步完善。我市卫生部门集中精力抓好社区卫生服务、医药市场管理、医疗机构分类、预防保健等工作,基本上理顺了卫生管理体制。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63个,病床1680张,卫生技术人员3603人,其中医师1452人。全市个体诊所在册医务人员571人。全年各级医院、卫生院治疗病人217万人次。 体育事业不断推进。全年体育人口达到42.92万人,占总人口的38.5%,举行各类体育竞赛20次,参加人数9600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7.1%,其中优秀率20.1%,良好率34.5%。建设全民健身点35个。体育传统项目17项,在训运动员500多人。参加温州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战绩斐然,获金牌122枚,金牌数和团体总分第一名。瑞籍运动员参加全国"九运会"捷报频传,共获1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为上级输送体育人才23名。全市体育经营场所200家,经营项目11项,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 十、环境保护 重视生态环境监测。全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达到二级标准,符合我市空气功能区要求。飞云江水质较好,达到水功能区要求。温瑞塘河、瑞平水系干流水质为四至五类,达不到水功能区三类要求。白岩桥、杨家桥河段劣于五类水质,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其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环城河治理取得成效,初步遏制了有机生活污水的影响。市区交通噪声为69.2分贝,符合国家标准。市区环境噪声为55.6分贝,比上年下降1.3分贝。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全年投入资金3400多万元,顺利完成汀田145座锻打炉、罗凤108座小冶炼搬迁。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50万元,按期完成塘梅公路沿线和温瑞塘河沿岸无烟区建设,31台窑、炉达到排放标准,关停2台窑炉,自然达标98台。重新编制《瑞安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方案》,将噪声达标区建设范围扩大到15.23平方公里。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形势依然严峻。年末全市总户数290327户,其中安阳镇60393户;年末总人口1114928人,其中安阳镇213112人。男女性别比为108:100(女性为100)。当年全市出生人口15439人,出生率13.9‰;死亡人口4341人,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10.0‰。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及集体以上职工年平均工资14451元,比上年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80,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56元,增长6.1%。城乡居民储蓄增加,年末人均银行储蓄余额达到7134元,比上年增长31.8%,高于收入增长水平。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全年竣工住宅面积21.8万平方米。 住房公积金制度运作良好。全年有34469名职工参加了住房公积金存缴制度,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2.77亿元,年末余额2.08亿元,为温州市首个余额突破2亿元的县(市);大力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累计发放个人贷款2823户,计1.98亿元,年末余额1.67亿元,放贷比例达81.0%。贷款逾期率不到0.1‰,低于全省平均逾期率0.8‰。 民政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设镇13镇,乡19个,居民委员会83个,村民委员会910个。年末在册社会团体108个。福利事业向社会化发展。全市现有老人公寓36所。福利企业69家,安排残疾职工2021名。城乡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413人。全年办理结婚登记12520对。深化殡葬改革,全年火化遗体5892具,火化率达100%。 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全市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12.77万人,其中企业职工7.18万人,机关事业职工1.31万人,农村居民4.28万人。全市享受养老保险待遇2.27万人。全年共收取社会保险基金3.41亿元,实付社会保险基金2.09亿元,全市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率100%。离退休人员月平均工资684元,比上年增长25.0%。 年末全市陆域面积1270.9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77人。 全市当年计划生育率为93.91%,比上年升高4.71个百分点;初婚女性晚婚率60.31%,升高1.45个百分点;已婚妇女综合节育率90.25%,下降0.17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公报中各绝对数据指标均按现价计算,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