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4 南京市浦口区统计局

教育环境不断得到改善。2006年,教育重点工程3项,六一小学1400平方米综合楼和三中5500平方米综合楼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年维修校舍15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多媒体教学系统21套;止2006年底,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全区中小学计算机房达102个,拥有计算机5602台,其中:中学计算机房47个,拥有计算机3161台,小学计算机房55个,拥有计算机2441台。

办学水平全面提升。2006年,全年创建市以上各类先进学校28所,2所幼儿园获省级示范园,3所幼儿园分别接受了市级优质园和标准园评估验收;24所学校接受省农村中小学合格学校验收;15个心理咨询室通过区级合格验收;18所中小学通过区级安全保障工作验收;16所示范小学接受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在全国中小学绘画作品比赛中:58人获一等奖;185人获二等奖。在全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学生作品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教师艺术论文2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

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06年,全年市级科技发展项目13项,科技经费投入324万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2%;实现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27.5亿元;实现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收入21.8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9个;全年15家民营科技企业的23项高新技术产品获奖。

”知识产权“意识得到提高。2006年,南京市浦口区知识产权局挂牌成立;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50多件;在知识产权理论培训中:受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全年区命名:浦口区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8名,后备人员11名;市命名:南京市中青年行业技术学科带头人4名,后备人员12名。

科技成果不断出新。2006年,在加强研发力量的同时,开设了药品常规检测、红外鉴别、药代动力学研究等项目;采取了”科技研发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创业园“为一体的科技创业中心发展新模式,有效地实现品牌、载体、信息、政策等资源的有机结合。2006年,全年引进各类农业新品种19个;引进推广新技术3项;转化农业科技成果3项;对8家科技园区、10名科技示范重点户统一授牌,采取以奖代拨方式给予奖励。

全民科学素质继续增强。2006年送科技下乡(进社区)13次;制作科普展牌144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近万份;组织各类青少年科普活动18次,参加人数8000人次;组织知识产权培训12场;放映科教影片3场;播放专题电视科教片10期;组织科普讲座14场;组织”百万农民科普知识竞赛“5000余人;新建社区科普大学2所;创建国家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1所。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产业建设得到加强。2006年,金陵四家名人馆―胡小石纪念馆竣工并对外开放;求雨山文化名人馆顺利通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验收;浦口区图书馆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图书馆的检查;浦口区被省文化厅、省人事厅命名表彰为省级群众文化先进区;沿江文化站、5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获五星级文化站和市村级文化活动室示范点荣誉;全年组织送戏82场;送电影下乡615场;送科普图书4000余册;开展了22个村(社区)文化室的创建工作。

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2006年,开展了各类广场演出、展览、文艺表演等大中型活动80余场。组织开展了四季广场特色文化月活动20余项;创编的《八荣八耻刻心中》、《八大嫂贤内助》、《新王瞎子算命》等反映”八荣八耻“主题的小品专场演出14场;开展了文艺”三下乡“演出活动、”奋进之歌“大合唱比赛、”迎新春“歌咏比赛等演出活动。

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2006年开展了查处无证照电子游戏室和赌-博-机整治活动;开展了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在开展的”百日整治集中行动“中日均检查达20余家(次)。在无证照整治中:共检查40余家(次)经营场所,收缴赌-博-机31台,违禁电路板22块,大型赌-博-机1台,取缔非法经营点6家。在文化市场”集中执法季“中:共检查网吧场所1864家(次),检查电子游戏机场所66家(次),处罚违规经营场所9家,警告17家,取缔黑网吧34家,停业整顿7家,收缴赌-博游戏机27台,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1544张(盘),罚没款项235万元,净化了社会文化环境,经营者守法意识得到增强。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继续稳步推进,行政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人数达19.36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10.95%,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全年补偿门诊、住院病人25万多人次,累计补偿金额达1500多万元,全区农民收益程度处于全市中上水平。全年完成二次改水62.1公里,农村自来水受益率达98%,比上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农村改厕3222座。

卫生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全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投入100多万元,用于购置更新设备,全区75个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通过市级达标验收,达标率达100%。全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普及率达到100%。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三家二级医院安装了触摸屏,供患者查询药价;在”惠民门诊“特困人群医疗救助中,减免各种费用达20多万元;全年在确认互认96个项中,节约患者费用10多万元。2006年,为降低药价,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全区卫生机构实行了”药房托管“机制,此项方法在全市我区是第一家推行。

卫生突发应急防控能力进一步加强。2006年成立了浦口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中心机构,加强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的建设,建立了二级疫情信息报告网络,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在去年投资500万元的基础上,本年度又投入50多万元,购置公共卫生网络专项设备。在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上,突出了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肠道传染病等防治工作,2006年,全区无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52.1/10万,较上年下降13%;全年投入150万元,动员2000多人次,查螺3700万平方米,灭螺884万平方米,全区无一例急感病人发生。至年末,全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2个,医疗卫生人员1954人,全年计划免疫接种全程率达98%以上,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零,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