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2-04 南京市浦口区统计局

体育运动丰富多彩。2006年,全区举办综合运动会1次;单项比赛7次;全民健身活动11次,参加活动人数达15000人。为激发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众体育运动的积极性,2006年5月―10月,成功举办了浦口区首届职工运动会,全区共有32个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参赛运动员近1000人。在”全民健身月活动“中,在凤凰阁广场隆重举行了浦口区2006年全民健身月活动仪式展演晚会,全区有19个代表队、22个节目登台表演。在举办的”立业制药杯“万人迎春长跑活动中,全区共有43个单位的近万名干部、工人、军人、中小学生、驻区院校等各界代表参加了健身长跑。机关体育比赛、第二届”圣泽杯“象棋、围棋比赛、”昌盛杯“篮球邀请赛、迎”五一“和”重阳节“垂钓比赛、武术、信鸽、登山等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体育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新建46个村级体育健身工程,23户家庭荣获省体育局、省妇联评为2006年”健身家庭“。全年参加省市比赛成绩显著,获省级比赛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5枚;获市级比赛金牌28枚,银牌38枚,铜牌40枚。在省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跆拳道比赛中,获金牌1枚,铜牌2枚。市年度跆拳道比赛中,获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2枚,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省县级田径运动比赛中,获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3枚,荣获乙级队团体总分第八名。在市少体校田径运动比赛中,获金牌10枚,银牌14枚,铜牌16枚,荣获团体总分第四名。

十、人口、计划生育

人口自然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区居民户总户数为161707户,总人口504418人。其中:男性257953人,女性246465人,性别比104.66%;城镇人口360568人,乡村人口143850人,城镇人口比重71.48%。年内迁入人口11973人,迁出13250人,人口机械变动净流出为1277人。年内出生人口3857人,人口出生率为7.71‰;死亡人口2936人,人口死亡率为5.87‰;全年自然增长人口92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4‰。

计划生育政策继续得到落实。2006年,计划生育率为99.72%;一孩率为93.92%;独生子女率为71.38%;节育率为91.0%;节育措施落实率为99.91%。继续保持全省先进水平行列。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及就业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090元,比上年增加862元,增长13.8%。农民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2784元,占总数的39.3%;工资性收入3927元,占总数的55.4%,比重上升了9.2个百分点。全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406元,其中食品消费2344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6%,比上年下降5.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0元,比上年增加2707元,增长20.8%。其中工资性收入为9985元,经营性收入1858元,财产性收入511元,转移性收入3336元,分别占总数的63.64%、11.84%、3.26%和21.26%。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8769元,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382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6%,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569元,比上年增加3205元,增长16.6%。

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增强。2006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9%,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为98.6%,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96.5%,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为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为95.68%;养老金足额100%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97%。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2006年,全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316户,15787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3586户,7521人,占城市人口2.7%;农村低保对象3730户,8266人,占农村人口3.7%。全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84.1万元,其中:城市发放1076.5万元,农村发放707.6万元,做到应保尽保、足额发放。全区农村特困户救济人数172人,定期救济资金达35.7万元。五保户供养981人,供养金额246.3万元。全区福利机构14个,年末收养人数为691人。全区抚恤、优抚人数516人,抚恤、优抚金额达399.1万元。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1401人,残疾职工收入达1384.5万元。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2006年,全区新增就业岗位19791个;实现再就业人数6105人;援助困难人员再就业541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886人;劳务输出8117人;开展失业人员社会化服务专场招聘会21场;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100%足额发放。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控制在4%以内。

注:文中GDP总额等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与《2006年南京市浦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不符,则以后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