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浦口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4 南京市浦口区统计局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建设”生态、富裕、和谐“新浦口为战略突破口,全区经济运行良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稳中有升,工业生产快速有效增长,服务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对外经济取得了新的成果,固定资产投资增势依然强劲,个私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财政、金融增幅保持上升态势,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环境质量控制效果较好,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6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63.70亿元,比上年增长27.8%;第三产业增加值56.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0.7:45.7:43.6调整到9.3:48.0:42.7。

一、农林牧渔业

2006年,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养殖业稳中有升,农业经济成效显著。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3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1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林业产值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9%;牧业产值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2.57%;渔业产值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3%。在农业内部结构中,蔬菜产值的增长速度为11.63%,高于粮食产值9.86个百分点。

农村改革进一步加强。2006年,完成了11家集体单位股份制改革。在积极加大村级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改善村级经济的不良债务。至2006年底,全区村级经济不良债务685万元,与年初相比下降了10.2%,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2.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含合伙组织)107家,其中:较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9家,经工商和民政登记合法专业协会28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年新增有林地1.7万亩,完成重点城镇建设各类投入3.9亿元,完成村庄环境综合治理11个,开展村整治工作24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8886人,农村机电排灌泵站更新改造5座,小型农桥建设改造19座。在加大新农村建设中,对绿水湾湿地公园进行了论证和规划;完成了佛手湖公园年度建设;桥林明旺小区建设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入1100万元;在汤泉、桥林两镇开展了”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工作, 7家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全面完成;在24个村进行了省级典型示范村建设的创建工作。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全年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390万立方米;村庄河塘清淤200(条、个),土方215万立方米;止2006年底,累计改造低产田达9850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3690公顷;江河堤坝累计达标78.9公里,改建渠道14.4公里。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品名 计量单位 本年实绩 上年实绩 增长率(%)

稻谷 吨 63674 61892 2.87

小麦 吨 6659 5035 32.25

油料 吨 14832 14544 1.98

瓜类 吨 59610 56342 5.80

蔬菜 吨 485269 432339 12.24

水果 吨 9844 17503 -43.76

生猪出栏数 万头 22.4 22.9 -2.18

家禽出栏数 万只 1477 1408 4.90

水产品产量 吨 53799 29907 79.90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实现快速有效增长。2006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49.64亿元,比上年增长24.62%;完成工业销售收入2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40%;完成工业增加值50.39亿元,比上年增长29.15%;完成工业利税18.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

工业规模效应有所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75%;工业销售收入193.14亿元,比上年增长30.77%;工业增加值41.6亿元,比上年增长32.74%;工业利税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3%,四项经济指标占全区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78.62%、81.48%、82.56%和84.86%。

工业后劲继续增强。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2.35亿元,比上年增长73.34%,增幅创历史新高。南京马勒发动机有限公司扩建生产车间项目、南京中升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扩建生产车间项目和南京天嘉服饰有限公司出口服装生产线等5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完工并投入生产,规模效益开始显现。

建筑业保持持续发展。2006年,建筑业增加值为1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2%。69家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44.07亿元,主营业务结算收入41.26亿元,利税总额3.54亿元。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公司、江苏双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第十建筑工程公司和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等4家建筑业企业,实现了建安产值过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强劲增势。2006年,我区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狠抓投资重点,优化投资结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保持强劲。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42.8%,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

城镇基础建设投资提速增长。2006年城镇基础建设投资完成46.06亿元,比上年增长68.17%,增幅高于全区平均增幅25.39个百分点。

在建设浦口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农村投资不断扩大。全年农村投资完成27.15亿元,比上年增长54.37%,增幅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1.59个百分点。

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2006年,私营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88亿元,比上年增长36.94%,非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已占全区总投资的70.66%。

工业投入增势较猛。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2.35亿元,比上年增长73.35%,增幅高于全区平均增幅30.57个百分点。

四、交通、贸易、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运输客运量达194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5.9%;客运周转量45567.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了1.9%。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2006年,重点道路工程项目7项,全长23.69公里,工程总投资4.93亿元,工程开工率达100%;新建余家湾大桥1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座;农村水泥化道路60.14公里。

群众出行更加便利。2006年,推行了以服务质量为主的出租车经营权招标,南京金陵交运集团公司和涟水出租车公司两家公司中标并投放营运。全年设置出租车停靠点26个、停靠泊位164个。建成了2个停车场和社会车辆停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