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宁海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3 宁波市宁海县统计局

教育布局日趋合理,教育投资持续增加,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全县有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34988人,初中生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为80.4%;有职业中学9所,在校学生5655人;小学152所,在校学生3875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小学升初中比例为100%;幼儿园172所,在园幼儿12951人。全县2177人参加普通高校考试,上线率87%,上组档线190人,上重点线达344人,电大、自大等成人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有55%的镇乡成为省市教育强镇,21所学校成为省市示范性窗口学校。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全年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今年新建校舍4.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590.7万元,新添图书10.3万册。

交通、邮电和供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6亿元,比上年增长54.3%。新建公路67公里,全县高级、次高级路面514公里。公路总里程达1115.49多公里,公路密度6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817个行政村通公路,通车率为98.2%,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3个。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县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9538辆,比上年增长2.5%。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663万吨,比上年下降8.4%,货物周转量143144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0%。客运量25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8%,旅客周转量6065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0%。

邮电、通信业持续较快发展。全年完成邮政计费业务总量2006万元,增长14.1%;电信计费业务总量10043万元,增长26.9%。年末城乡电话用户12.4万户,增长38.2%。全年挂发长途电话2786万分钟,其中国际及港澳台长话26万分钟。年末自动交换机容量16.2万门,增长23.6%。年末拥有移动电话21万户。无线市话“小灵通”顺利开通。全县电话普及率由上年末的15.4部/百人,提高到21.2部/百人。

供电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供电量5.62亿千瓦小时,增长10.6%。全社会用电量5.75亿千瓦小时,增长10.9%,其中:农业用电量0.12亿千瓦小时,工业用电量3.47亿千瓦小时,城乡居民用电量1.30亿千瓦小时。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稳定,物价走势正常。今年,汽车、摩托车城建成开业,红枫市场扩大规模,大型超市“家世界”落户宁海,成为我县商贸流通增长的新亮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县的零售额18.98亿元,增长12.0%;县以下零售额13.00亿元,增长12.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52亿元,增长10.6%。餐饮业营业额3.11亿元,增长71.7%;制造业零售额2.56亿元,下降7.6%;其他行业零售额5.36亿元,下降1.0%。个私经济份额加大,全年零售额达24.14亿元,增长16.9%,占零售额的比重达75.4%。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2.35亿元,增长30.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7.7%。

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利用外资工作取得进展。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2.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进口总额0.23亿美元,增长23.4%,出口总额2.11亿美元,增长28.7%。利用外资工作取得进展。今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1家,协议利用外资357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5.5%;实际利用外资235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0.1%,全年输出各类劳务派出人数231人次,增长234.8%,劳动合作营业额260.1万美元,增长4.6%。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形势良好,对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加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2.66亿元,比年初增加5.92亿元,增长16.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93亿元,增长17.5%。金融贷款力度继续加大,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8.85亿元,比年初增加6.49亿元,增长20.1%,其中短期贷款27.02亿元,增长12.5%,中长期贷款11.23亿元,增长54.8%。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各项财产保险承保额72.18亿元,增长12.8%;保费收入3203万元,增长2.3%。共处理财产理赔案2613件,支付赔款金额1827.4万元。全年参加人身保险的居民14.2万人次,投保额84.5亿元,增长49.0%,保费收入4356万元,增长7.5%。共处理人身险赔案2194件,赔款226万元。

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广播电视入户工作进展顺利,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加快。全县有线电视联网村807个,有线电视用户11.65万户,广播喇叭用户4.1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100%。全县有文化馆(站)19个,各类文化娱乐经营单位584家。剧团全年演出216场。放映电影4104场,放映收入116.7万元,县图书馆藏书13.76万册,图书流通10.2万人次,宁海报社发行《宁海报》1.9万份。

卫生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4个,床位912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428人,其中医生654人。农村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县17个镇乡完成了农村初保合格达标工作,有16.98万人参加各种形式合作医疗占全县农村人口的32.5%。社区卫生服务顺利启动,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了“120”绿色通道。改水改厕工作得到加强。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82.8%,新增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1.14万人,以清理粪缸为重点加快农村改厕工作取得成效,清理露天粪缸12412只,取消简易厕所2415多只。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普及。成功承办了宁波市十四届运动会“交通杯”(青少年部)拳击比赛,并取得金牌,总分双第一的好成绩。宁海籍运动员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共获奖牌90.5枚,金牌23.5枚,银牌33枚,铜牌34枚。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共举办了35项群众体育活动,直接参赛人员4000多人,参加人次3万多人,特别有影响的有“大红鹰”全民健身万里行支持“申奥”大签名环城跑活动;2001年宁海县“工行杯”首届中国象棋团体赛。全县所有的中小学校开展了锻练达标活动,达标率为95.6%。

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化进程扎实推进,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按照《宁海县城市总体规划》,成功完成城关、梅林、桥头胡三镇合并为新城关镇,新一轮城市发展框架初步确立。建成区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人口达到7.05万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玉河路、兴宁南路、银菊北路等18条市政道路建成通车。人居环境质量继续提高,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3.8公顷,城区人均公绿面积8.60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7.07%和28.00%。城区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日供水能力7.4万吨,全年完成供水1351万吨,比上年增长4.7%。城区公共交通事业稳步发展,公交运营线路90公里,运营车辆282辆,增长1.1倍,其中小公共汽车162辆,出租车120辆。客运量1717万人次,增长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