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3 宁波市奉化市统计局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09亿元,增长14.7%。城乡消费同步增长,实现市的零售额27.39亿元,市以下零售额16.70亿元,分别增长14.9%、14.3%。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7.6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42亿元,分别增长14.4%、16.7%。创建我市首家农村示范店配送中心;建成溪口武岭路旅游商品特色街、县江两岸休闲特色街;跨地区商贸企业麦当劳餐厅、肯德鸡餐厅、锦江商城、华联电器城等快速发展。

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为15.48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4%。自营出口总额10.61亿美元,增长13.1%,其中加工贸易出口4.59亿美元,增长10.1%。全市有6家企业在美国、加拿大等境外设立公司,完成对外承包劳务合作5000万美元。选商引资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9只,总投资额884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56万美元。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8.72亿元,增长22.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86亿元,增长5.0%。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6.54亿元,比年初增加21.06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7.85亿元,比年初增加4.69亿元,增长14.5%;储蓄存款余额79.72亿元,比年初增加12.00亿元,增长17.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1.77亿元,比年初增加23.43亿元,同比多增22.07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8.23亿元,比年初增加3.00亿元,同比多增4.51亿元。年末,全市人民币不良贷款余额为2.61亿元,比年初减少0.8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59%,比年初下降1.88个百分点。金融系统本外币业务实现利润2.18亿元,增长32.8%。

八、科技、教育和人才

建立了宁波市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奉化分中心,开辟了科技创新服务新平台。新建5家市本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2家宁波市级企业工程中心。开发实施宁波市级新产品117项。新产品产值率25.85%。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4项,宁波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4项,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850万元。专利授权超过2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总量比上年增长30%以上,近70%的授权专利实施产业化。

继续实施科技三五扶持计划和科技兴农计划,5家企业入选第三批科技三五扶持企业,8个项目列入宁波市各类农业科技计划。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科技合作与交流迈出新步伐。加强与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等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举行了市政府与浙江大学科技合作签约仪式和科技项目发布会,引进和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5项,建立了科技专家库,印发了《科技专家联系册》,为科企对接架起了新的联系桥梁。

全市有中小学校81所,其中高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小学54所。在校中小学生67413名,其中普通高中学生7584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5657名,初中学生19201名,小学学生34971名。中小学教师3527名,其中普通高中教师546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319名,初中教师1139名,小学教师1523名。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学校的设施逐步完善。新建和扩建校舍面积3.39万平方米,中小学校校舍占地面积1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中小学校拥有计算机7263台,生机比为9.3:1;拥有图书127万册,生均19册。义务教育段71所学校,有35所学校通过省万校标准化学校验收,达标率49.3%。4961名学龄儿童入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6450名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93%;3611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习,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4.6%;2206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被各类高校录取,其中重点上线率为16.9%,本科上线率54.7%,综合水平列宁波市第三,创历史新高。

组织实施"全国选才"战略,先后18次组团外出招聘人才,成功举办了春夏二次大型人才交流大会,组织二次校企人才供需洽谈会,人才集市日实现正常化,全年共举办人才集市43期,有近5000人次进场应聘。人事人才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网上人才交流实现经常化。据统计,全市共引进各类人才2512名,比上年增长9.3%,其中引进硕士211名,副高以上职称人员67名。全年共培训各类人才9500余人次。推荐17人申报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推荐170人晋升高级职称,715人晋升中级职称,1077人获得初级职称。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4573人,比上年增长9.1%,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6691人。各类农民技术员2869人,当年农函大与农村党员实用技术人员培训6146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电影院、档案馆各1个。广播电视台1座,光缆到行政村率100%。举办了2006春节文艺晚会和各类广场文化活动100多场,全市"东海明珠工程"覆盖率100%。有效推进"千场电影百场戏剧进农村"活动,下农村放映电影超过1000场,送戏下乡90余场。新建村落文化建设示范点15个,其中宁波级5个,社区文化宫1个。奉化布龙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奉化吹打、红帮裁缝、奉化走书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全市卫生机构总床位1947张,其中医院1705张;卫生技术人员1932人。"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已基本建立。全市33518名重点慢性病管理对象的随访率达到了8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已有34.74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96.58%。儿童基础免疫工作进一步普及,全市常规接种率中五苗覆盖率96.91%,流脑、乙脑接种率分别为84.85%和95.21%,孕产妇保健覆盖率100%、系管率92.17%,儿童保健覆盖率95.07%、系管率92.97%。市人民医院门诊急诊楼、市二院住院楼已投入使用,萧王庙、松岙卫生院业务用房动工兴建。制订卫生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等信息资源的联网共享。

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64名奉籍运动员共获得金牌22.47枚,银牌9枚,铜牌12.5枚。金牌列全省县(市)第十二位,创造了奉化竞技体育新的辉煌。全民健身运动全面掀起,建立米兰健身俱乐部、澳博龙青少年俱乐部等民间资本投资的体育场馆,体育设施逐步改善。当年安装完成健身路径110条,全市累计达到250多条。成功举办了"鲁能杯"超级俱乐部乒乓球联赛、全国象棋比赛、华东城市第33届钓鱼比赛以及浙江省"外来务工青年文艺新星"擂台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