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溪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加快发展。2004年,我市加大主要景点景区开发力度,旅游环境明显改善。五磊山风景区一期工程莲花园项目建成开园,达蓬山文化旅游区招商取得重大进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不断,“慈溪杨梅节旅游(杭州)推介会”和“看美好慈溪,游五磊山水”系列活动成效明显。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4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接待入境旅游者1.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9.4%,旅游创汇611.5万美元,增长34.4%。 六、对外经济 在国际宏观经济形势趋好的大环境下,我市出口企业克服出口退税率降低和国际贸易壁垒增多的困难,积极利用国际市场,推动慈溪经济发展。2004年,全市自营进出口总额达27.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5%,其中出口22.83亿美元,增长39.5%。加工贸易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外贸结构明显改善。全年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额7.93亿美元,同比增长近80%,加工贸易比重从上年的23%上升到28%。从出口产品看,轴承、插座、电熨斗是我市自营出口前三甲,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82亿美元、1.72亿美元和1.28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已达70.5%。到年底,全市已有自营出口实绩企业620家,比上年净增118家。与我市发生贸易往来的国家(地区)有176个,其中贸易额超亿美元的有5个,依次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和阿联酋。 利用外资平稳增长。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3家,总投资10.0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3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分别比上年增长45.1%和32.8%。“以民引外”稳步推进,全年新批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31个,均由民营企业引入。2004年来慈考察外商,也有一半左右是民营企业引进。 杭州湾新区利用外资主阵地的作用逐渐突出。2004年,杭州湾新区共引进外资项目30个,其中总投资额2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个。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超2亿美元,同比增长52%和62%。目前,新区引资的区域已经遍布到美国、日本、西班牙、英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2004年,我市税务部门进一步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纳税意识。同时,积极扩大税基,优化结构,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全年按原收入口径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后,按新的收入口径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76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5.15亿元。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1.99亿元,增长11.6%。其中农业支出2.01亿元,比上年增长66.1%。教育支出3.62亿元,增长22.2%,医疗卫生支出0.96亿元,增长36.9%。 金融存款平稳增长,贷款结构积极调整,金融运行质量继续趋好。2004年,我市金融机构在贯彻中央和上级行宏观调控精神的同时,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378.66亿元,比年初增加46.02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余额达204.54亿元,比年初增加23.60亿元。外汇存款余额为1.19亿美元,比年初减少861万美元。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288.86亿元,比年初增加34.47亿元,同比少增52.8亿元,增长13.4%,速度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金融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基本建设贷款同比少增4.7亿元,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趋缓。工业贷款和消费贷款继增加,全年新增消费贷款5.9亿元,新增工业贷款20.98亿元。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仅为0.97%,比年初下降0.71个百分点,实际减少不良资产1.38亿元。年底本外币存贷款比为76.3%。 八、交通和邮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2004年,我市以配套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重点,完善“四横十纵”路网体系为目标,全力推进中横线、浒崇公路、周西公路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中横线一期基本建成通车,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工程中的关键地段——长溪岭隧道正式开凿。全年境内新增公路里程16.85公里,境内公路里程累计达到588.58公里;乡村康庄工程成绩显著,全年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8.8公里。交通运输生产稳步上升,2004年,慈溪铁路管理处累计到发车皮11888辆,计货运量70.5万吨。全年全社会完成货物运输量1306万吨,比上年增长5.3%,货运周转量5868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6%。完成客运量2904万人,比上年增长7.4%,客运周转量9963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0%。 邮电业务稳步增长。2004年,市邮政局在抓好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发空运、外贸进仓等物流配送业务,积极拓展邮政185便民服务,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收入9085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亿元,同比增长9.0%。业务收入、总量居全省各县(市)首位。而电信市场也在各大运营商的不断竞争中迅速发展,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51.15万户,比上年增长23.3%。小灵通用户13.61万户,增长64.0%。全市电话主线普及率达50.6线/百人,比上年提高9.5线/百人。 九、城市建设和管理 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延伸、拓展市政道路,构建城区环通道路网络。2004年,我市实施了东外环线南延工程、新城大道北延二期工程、西外环线南段工程等城区市政道路重点实事工程,共完成市政道路工程投资1.6亿元,城市环行交通网络格局初具;加大市外引水力度,抓好城区自来水“一户一表”和中西部农村二次改水工作,努力破解城市发展制约。下姚江应急引水竣工通水,上虞汤浦引水工程扎实推进。19个村10080户完成农村二次改水工作,城区累计已经有16459户实现自来水一户一表。城市形态拓展和功能构建步伐加快。在城市空间拓展上实施“东延北扩”。2004年,杭州湾新区投入10.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海上慈溪”雏形初现。到2004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1.3平方公里,比上年又扩大1.3平方公里。中心旧城区改造取得积极进展,中央商务区一期上林坊完成建设,二期开发全面启动。城市形象不断改善,浒溪线、前应路景观改造进展顺利,乌山、峙山、教场山及虎屿公园建设和改造抓紧进行,人民公园建成开放,中心城区新增公绿面积12.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1.1%。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畅通工程”通过B类二等管理水平考核验收。社区建设扎实推进,省级示范社区和宁波市级文明社区分别达到3个和6个。 十、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