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东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楼宇经济起步良好。制定了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设立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共引进楼宇企业258家,其中现代服务业企业占近四成;以首幢特色楼?amp;7&“海运?amp;7&”为起点,引进了一批以马士基物流等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航运类物流企业的分支机构,初步形成了现代物流业的集散平台。 消费市场稳步成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亿元,比上年增长25.7%,比全市高出11.5个百分点。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33.7亿元,比上年增长36.8%。规模效应明显,全年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20.8亿元,比上年增长42.7%,是全区零售额增长的主要力量。餐饮业增长趋稳,全年实现零售额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注册市场交易平稳。至年底,全区注册商品交易市场达61个,全年实现成交额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菜市场19个,成交额10.2亿元,专业市场42个,成交额104.8亿元。全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市场增加到16个,成交额103.9亿元,占全区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比重上升到90.3%,贡献率达到98.4%。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贸易结构优化。我区积极优化调整外贸结构,外贸发展从单纯数量的扩张向对质量和结构的提升转变,确定了代理制、加工贸易等政策调控的重点,在扶持政策的广度和力度上有了较大的创新和提高。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8%,自营出口额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3%。通过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开展外贸出口代理,鼓励外贸公司收购区内公司产品,地产品在出口中逐渐赢得主导地位。全区生产企业与外贸公司出口之比为44:56,比去年的37:63有较大调整,若考虑外贸公司区内收购部分,则生产企业出口超过外贸公司出口占比,两者之比为52:48。 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全区招商引资以新中心城区招商为核心,坚持实施“二三产并进,内外资并举,侧重服务业”的战略,取得新突破。全区共引进外资项目25个,总投资额1.5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3%,实际利用外资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3.6%。共引进内资企业940家,注册资本11.9亿元,其中三产企业777家,比上年增长82.7%,注册资本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企业逐渐增多,全年达到22个,累计注册资本占引进资金总数的38.8%。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现。我区高新技术企业由原来的12家增加到现在的15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区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引导企业进行研发机构建设,全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数量达到10家。专利工作又有新突破,共授权各类专利142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外观设计专利61项。全年共发放专利补助24.5万元。 科技合作网络逐步健全。全区科技合作网络形成了“4221”的格局。4个科技合作工作站:上海、杭州、北京和合肥工作站;2个科技合作网:中国专利产业化服务网和浙江省网上技术市场江东分市场;2家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1个技术转移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江东分中心。区科技合作网较好地发挥了企业合作的桥梁作用,网上技术市场在线企业达160家,发布技术难题176项,签约项目52项,合同成交金额5908万元。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教育经费投入8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4.4%。到2004年底,全区共有学校26所,其中2所为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为民工子弟学校。全区在校学生达2.4万人,比上年增长4.1%,其中社会力量办学的在校生0.6万人,比上年增长6.4%。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比例均达到100%。全区有幼儿园37所,其中六星级幼儿园1所,五星级幼儿园2所,四星级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0.8万人,比上年增长5.0%。成人(职业)教育深入开展,全年完成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培训6.6万多人次。 师资力量逐步提高。年末全区拥有教职员工2507人,其中专任教师1738人,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6.6%。分教育阶段看,中学、小学和幼儿教职工人数分别为125人、1203人和1179人。分学历层次看,全区中学教师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6.2%,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80.3%。分职称层次看,全区中学教师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占55.5%,小学教师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占47.3%。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坚持“双百”方针、“两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成功举办了第三届“韵升杯”社区文化艺术节,共有800余家单位参与,参演和观看人次累计达10万余人次。深入开展“百场文化”进社区主题系列活动,全年共累计开展演出活动60余场次,社区参与群众3万余人次。注重文艺创作,精品文化不断呈现。共创作小品、书法、歌曲等文艺作品19件,其中小品《绿树人》获浙江省社区文明建设小品竞赛二等奖。 市场整治成效明显。全区开展文化市场整治活动,共出动检查320余次,累计出动616人次,检查各种文化娱乐经营单位1699家次,收缴盗版音像制品24333片(张)、非法出版书刊1559册(本),查禁电路板110块,查处违规经营42家,其中取缔无证无照的电子游戏经营场所10家,取缔黑网吧2家,处罚款9.6万元。文化市场的有效整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区医院、卫生院开放病床496张,拥有专业卫生人员421人。基层卫生监督力量大幅提高,6个街道成立了卫生监督分所。卫生城乡一体化建设迅速推进,于9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至年底全区有27个合作社共1.6万人参保,参保率为85.04%。继续深化“心贴心”慈善助医活动,发放了650张“心贴心”医疗救助卡。积极创建“无红包医院”,营造廉洁行医的良好氛围,全年每门诊病人收费降为86.71元,比上年下降了1.45元,下降幅度为1.64%。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按照“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要求,全区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建设,强化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建立定期分析通报制度,提高应急处理时效性。进一步加强多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及时、有效地处理了10余起中小学生流感、腮腺炎等疫情。对重点行业的除“四害”工作实施了市场化运作,统一对辖区内的3000余家“五小”企业和700余万平方米的公共部位实行专业化“四害”消杀,使“四害”密度有效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