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江阴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2 无锡市江阴市统计局

就业

就业渠道更加拓宽。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66.79万人,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9.15万人,减少0.65%;第二产业38.10万人,增长1.36%;第三产业19.54万人,增长1.77%。全市年末城镇职工9.43万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4.65万人,城镇集体单位职工0.77万人,其他经济类型单位职工4.01万人。年末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55万人。年内新增本地劳动力就业1.69万人,其中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16万人,大龄特困失业人员再就业6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2%,失业保险覆盖率99.2%。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继续完善。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净增参保人数1.98万人,累计11.7万人,参保率99.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累计参保19.4万人,参保率99.2%。近20万历次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发放保障金近2亿元。农村住院医疗保险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补偿比例进一步提升,参保人数90.6万人,参保率达99.2%。农村养老保险新增1.21万人,累计16.37万人,参保率保持在90%左右。城镇居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60元,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1800元,全年发放低保金1593万元。发放慈善救助金250万元。落实结对帮扶3827人。全年发行福利彩票987万元。

城乡居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20252元,比上年增长14.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2元,增长19.13%;农民人均纯收入7795元,增长14.2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21361元,增长15.3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4%。[注⑦]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7.4平方米。

五、城市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完成了城市西组团整体设计和南门风貌区修建性详规。全面完成澄江东路、虹桥北路等城区主干道改造,按计划推进澄南大道、五星路等道路建设。杏春桥、新虹桥、五星桥、苏南区域供水二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城市建成区面积49.23平方公里。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进一步发展。完成夏港电厂扩建、周北电厂新建工程。新(扩)建220千伏变电所3座、110千伏变电所14座。年末主变容量478.33万千伏安,比上年增加113万千伏安。全社会用电量102.0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0.85%。自来水日供水能力70万立方米,全年售水量15062万立方米。城区新增和调整公交线路17条,新增和更新公交车70辆,日增加210个公交班次,建成小区全部开通公交车。

环境保护和治理

城乡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有效改善。全市累计建成和在建污水处理厂26个,日处理能力达32万吨,铺设污水管道152公里,接入污水厂企业180家。年内有15家企业实现了清洁生产。关停了3家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5.4分贝和67.8分贝,基本达到标准。年内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和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农业生态示范县(市)考核验收,被评为全国农业生态先进市。

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建设全面推进。年末城区绿化覆盖面积1932.79公顷,绿地面积1715.14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354.2公顷,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注①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注②③④⑤⑥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注⑦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