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潼南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群众体育和文化活动开展热烈。2007年,我县继续组织全民健身群众性体育活动,仍然坚持以“健心健身素质,诚信文明奔小康”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姿。2007年,我县成功地举办了纪念原国家主席杨尚昆诞辰10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在重庆、成都、广州等地开展杨闇公和杨尚昆故里红色文化巡展和生平业绩展等系列活动。深度整合潼南电视资源,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入户率进一步提高。成功举办了全县农民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全年开展各种群众体育活动300余次,参加体育文化活动10万余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计划生育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末,全县职工 21118人,比上年下降7.2%,其中:国有16974人,比上年下降5.6%。全县全年职工工资总额344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全县在岗职工年均工资17951元,比上年增长20.6%。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人均储蓄余额6710元,比上年增长11.8%。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49元,比上年增加650元,增长20.3%。农民人均生产费用998元,比上年增长23.6%;农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2396元,比上年增长9.9%;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58.1%,比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6元,比上年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用支出8516元,比上年增长19.8%;食品支出占生活费用支出的比重为40.9%,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点。全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质量逐步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7年,我县社会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561人,失业保险人员2012人,医疗保险职工23700人;共征收社会保险基金12482万元,确保了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关心弱势群体、切实做好了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杜绝了工资拖欠的难题。 2007年,我县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法治工作,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工作大力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逐步增强。据统计:2007年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61.23%;其中:一孩率58.0%,育龄妇女总合生育率达到1.59%。据2007年公安户籍人口年报统计(包括往年漏报):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925341人,其中:农业人口808867人,比上年增长0.98%;非农业人口116474人,比上年增长4.07%,全县总户数264972户,在总人口中:人口性别比为52.9:47.1。全年人口出生率17.44‰,死亡率4.2‰,人口自然增长率1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