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1 重庆市万州区统计局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5天。城市功能区噪声、交通噪声分别下降1.9分贝和1.5分贝。城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6.4%,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81.6%。新增城区生活污水三级收集管网4.5公里,日收集生活污水量增加6000多吨。三峡水库万州段管理不断加强,启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试点示范工作,完成消落区土地治理项目25个,整治库岸22公里,长江干流总体保持Ⅱ类水质。

十三、移民和扶贫

移民工作进展顺利。本年完成移民工程投资2.6亿元。搬迁城乡移民1.2万人,农村移民生产安置3197人,搬迁工矿企业4户,复建各类房屋34.2万平方米。北滨大道城市移民搬迁基本完成安置销号。新开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53个,完工31个,发放特困移民救助金1110.5万元。实施移民“双千”工程,解决城镇移民“零就业”家庭674户,解决农村移民“零转移就业”家庭1252户,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扶贫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共投入国家和市扶贫资金1815万元,解决5100个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解决1.25万人饮水困难,新修和改造乡村道路150公里。完成52个村整村扶贫开发,易地搬迁贫困群众200户,减少农村建卡贫困人口5100人。

十四、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增长。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172.9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3万人。常住人口为151.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4.67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49.2%,比重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78万人,出生率为10.3‰;死亡人口0.64万人,死亡率为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比上年上升2.07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76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人均工薪收入为8175元,增长13.0%;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771元,增长18.8%。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6%。农民人均纯收入3335元,增长21.7%,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72元,增长22.1%,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2.3%。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险扩面任务。完善城镇低保制度,全年发放城镇低保金1.01亿元。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7.45万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达到4.03万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机制,农民参合率83%。建成第三期城镇廉租住房64套。加大自然灾害救助力度,1634户灾民全部入住新居。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万州统计年鉴2007》为准。

2.国家统计局统一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字作定语。我区的GDP中文名称依此改为“万州生产总值”,其核算口径、范围和内容不变。

3.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5.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区公安局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