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3-16 三亚市统计局

(三)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不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大力推进海洋环境整治和海洋资源保护活动,积极开展山体植被恢复、海湾河道治理、重要水源保护等工程建设。全市造林面积1122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054公顷;森林覆盖率68%,比2008年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1.54%,比2008年提高0.1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23%,比2008年提高0.2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97平方米,比2008年增加0.07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25人。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3142公顷。

(四)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62人,比2008年减少7人,其中,工伤事故死亡人数7人,比2008年增加1人;火灾事故无死亡人数,比2008年减少8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55人,与上年持平。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10宗,比2008年减少39宗,损失金额297.14万元,比2008年下降23.6%,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6宗,与上年持平,损失金额217万元,比2008年增长2.8%;火灾事故162宗,比2008年减少41宗,损失金额75.34万元,比2008年下降38.6%;交通道路发生事故142宗,比2008年增加2宗,损失金额4.8万元,比2008年下降47.2%。

(五)城乡建设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城镇化率达到54.5%。新一轮城市总规划修编取得新进展。

保障性住房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基本完成迎宾路同心家园一、二期工程项目,共建廉租住房2469套,占地87亩,总建筑面积15.06万平方米。

城镇载体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率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77.6%,比2008年提高0.8个百分点;自来水供水能力28万吨/日;煤气(人工、天然气)供气总量2502万立方米,增长28.8%;年末实有城市建成区道路面积348.6万平方米,增长17.8%;公交营运车辆419辆,增长10.0%;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500吨/日。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显著。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市查处新出现的违法建设927起;拆除违章建筑330332平方米;取缔纠正各类违章占道经营5万多起;取缔夜排档和流动摊点41000多处;拆除和清理不规范广告3000多处、破损和有碍市容的店面字牌1390多块、乱涂乱写6万多处、乱张贴10万多张、遮阳棚500多个,城乡环境焕然一新,2009年荣膺“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面完成了新农村规划设计工作,积极推动大隆灌区总干渠、西干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妙林田洋农田整治等工程建设进度,提前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规划建设任务,实现了农村公路村村通、户户通,新开通了多条农村公交线路。全市新建大中型沼气池1个、户用沼气池2440户,建立和完善了36个沼气服务网点。饮水安全、民房改造、扶贫攻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注:

1、本报告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实数以《三亚统计年鉴—    2010》刊发数据为准。

2、报告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