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通城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产品销售衔接水平较好。规模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78275万元,同比增长32.2%。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96%。 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明显提升。规模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43020万元,同比增长30.4%,实现利税总额15701万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实现利润总额7711万元,同比下降1.9%,规模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67.7%,七项指标为:总资产贡献率12.33%,比上年下降0.8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6.43%,比上年提高6.1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46.24%,比上年提高了3.3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25次,比上年提高0.0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68%,比上年下降2.3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99526元/人,比上年提高31976元/人;产品销售率96.96%。比上年提高0.39%。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285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6.6%。全县资质等级三级及以上企业5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859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2314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78664平方米,招投标制度和市场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稳定增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措施,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促发展后劲,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267万元,同比增长29.2%。其中,50及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136594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8%,同比增长28.6%。分地域看,城镇投资(含房地产)完成113812万元,同比增长32.4%,农村投资完成(含农村私人投资)41455万元,同比增长21.2%。在项目投资中,一产业增长平稳,二产业增长迅猛,三产业增长较快。第一产业完成投资9630万元,同比增长9.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5945万元,同比增长39.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1019万元,同比增长24.1%。民营经济投资增势强劲,全年民营经济投资70708万元,占总投资的45.5%,同比增长37.5%。工业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工业投资55945万元,同比增长40.8%,全年施工项目12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4个。 五、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全社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55726万元,同比增长19.6%,分城乡来看,县城区零售额79384万元,同比增长19.7%,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76342万元,同比增长19.5%。按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13944万元,同比增长19.5%,住宿和餐饮业9528万元,同比增长21.6%,其他行业6754万元,同比增长19.4%。 外贸出口形势看好。外贸出口企业已达12家,出口总额1115万美元,同比增长11.1%。 市场物价涨幅明显。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48%,增长3.48%,增幅比上年提高0.7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3.68%,增长3.68%,增幅比上年提高了2.1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4.04%,增长了4.04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回落了1.02个百分点。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八大类来看,上涨的有六大类,受粮油、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食品类上涨最快,价格指数为108.24%,较上年上涨8.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次之,价格指数为104.12%,较上年增长了4.12%,下降的有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指数为98.03%,较上年下跌了1.97%。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完成增加值708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6%。全年货运量122万吨,同比增长3.4%,货运周转量692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0%。全年客运量230万人,增长0.9%,旅客周转量8226万人公里,增长0.9%,全县公路里程187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082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1819辆,载客汽车295辆,载货汽车1524辆,县城拥有出租车70辆,公交车19辆。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295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290万元,邮政业务总量1335万元,移动业务总量3300万元,联通业务总量1370万元。全县本地电话用户63255户,其中:固定电话44602户,小灵通用户4913户,村村通用户13740户。在固定电话中,农村电话用户25949户。全县拥有电信宽带用户6857户,比上年增长25.2%。全县拥有移动电话87155户,其中,移动63867户,联通23288户。全年报刊发行量3018万份,函件500万份,包件15万件,特快30万件。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9298万元,同比增长27.3%,其中:国税完成7588万元,同比增长24.8%,地税完成5315万元,同比增长24.9%,财政完成6395万元,同比3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649万元,同比增长27.5%,其中税收收入4039万元,同比增长14.4%,非税收入6610万元,同比增长37.1%。在税收收入中,主要税种保持了稳定增长,增值税1264万元,同比增长23.4%,营业税1086万元,同比增长24.3%,企业所得税546万元,同比增长69.6%。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9463万元,同比增长44.6%,其中:教育支出8599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81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856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497万元。 金融存贷保持增长。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92889万元,比年初增加46609万元,增长18.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28215万元,比年初增加36323万元,增长18.9%,人平居民储蓄存款4818元,比上年增长17.0%。各项贷款余额74413万元,比年初增加14844万元,比上年增长24.9%,其中农业贷款15972万元,比年初增加1532万元,增长10.6%。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042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财产保费收入932万元,增长13.4%,寿险保费收入3110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支出1888万元,比上年减少50.3%。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推进。全县拥有学校总数106所,其中:普通中学26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79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29348人,招生7817人,毕业11427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146人,招生2516人,毕业1345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24298人,招生4737人,毕业7399人。教学条件逐步改善,投资1055万元,完善了26所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设施,为36所学校改造和新建了校舍面积2.25万平方米。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2007年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8.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高考本科上线率达43.1%,同比增长1.4%。 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全年共申报科技项目17项,获省级以上批准立项科技项目6项,其中被国家科技部立项1个。专利申请授权量49项,发明17项,全年共发表科技论文150篇。签订科技服务合同12份,技术市场交易合同成交额8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