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滕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09 枣庄市滕州市统计局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以基础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职业中学在校学生5884人,增长18.7%;普通高中在校学生31418人,增长15.1%;普通初中在校学生82831人,下降9.3%;小学在校学生157768人,下降5.9%。全市高考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录取本科生1782人,增长51.7%,2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卫生机构110个、病床3342张、卫生技术人员4759人,其中执业医师1378人。农村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市农村设置医疗点631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329人。

文化广电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各种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达182场,组织文艺活动37次,举办展览10次。全年播发稿件8000多条,电台、电视台在中央、省、枣庄三级台用稿4000多条,其中中央台采用17条。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2003年,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并成功举办了首届全民运动会,共向国家青年队输送4名运动员。全市获得国家级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2枚;获得省级金牌9枚、银牌22枚、铜牌26枚;获得枣庄级金牌58枚、银牌36枚、铜牌47枚。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3年,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3年底,公安户籍人口1568156人,其中,城市人口286007人。全市各级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加强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使计划生育的各项管理日趋规范,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8.65‰,死亡率5.45‰,自然增长率3.2‰。合法生育率达到98.8%。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伴随着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3元,增长1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9392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3436元,增长6.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71元,增长3.1%。2003年底,农民人均居住面积为29.53平方米,提高1.85平方米,住房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2003年底,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电72台、电冰箱18台、洗衣机45台、摩托车43辆、空调机4台、电话69部。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使用时以2004年《滕州统计年鉴》正式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