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黄山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省“861”、市“443”、区“913”项目全部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常年有30个以上项目达可研深度。强化了重点项目督查考核,完善了项目建设提速机制,着力破除用地、审批等项目建设瓶颈。 五、国内贸易与对外经济贸易 市场消费稳中见旺。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稳步增长,全年累计完成85075万万元,增长15.0%。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56151万元,增长13.0%;餐饮业27142万元,增长18.5%;城镇消费增幅快于农村消费,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38105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6970万元,分别增长16.3和14.0%。 外贸出口保持快速增长。2006年,全年新增具有进出口资格企业数18家,有业绩9家。新发生出口实绩的企业有1家,有力促进了我区外贸的发展。全区对外贸易增长势头良好,海关进出口总额462.27万美元,增长35.9%。进口总额6.51万美元,下降58.8%,出口总额456.76万美元,增长40.5%。 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积极实施“招商引资推进年”活动,招商引资保持着高速、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年共新签招商项目75个,协议投资额46亿元,到位内资14.8亿元,同比增长103.3%;引进境外资金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1020.65万美元,同比增长43.9%。其中75个新签项目中开工数50个,新签项目到位资金5.05亿元,其主要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六、交通、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货运周转量11000万吨公里,增长21.5%;客运周转量10000万人公里,上升5.2%。 邮电事业快速发展。邮政业务总量(不含汤口地区)1336万元,增长3.0%。年末程控电话用户达3.6056万户,增长3.4%,其中农村电话用户数2.2469万户,增2.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4.3518万户,增长9.4%。 旅游业稳步发展。围绕“一湖四门”开发,积极建设一批购物广场、休闲街道、娱乐中心、集散服务设施,抓好芙蓉国等景观房产建设。扎实组织“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黄山区活动,加快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整顿、培育和评选一批星级示范点、示范户,努力打造“环黄山乡村旅游圈”。改进对旅游企业的考核和服务,引导景点通过招商、门票质押贷款等方式加快改造,关闭和淘汰低档景点和旅行社。加大“两山一湖”联手促销力度,组织企业开展主题促销活动。2006年,全年我区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39万人次,增长40.6%,其中国际游客5.1639万人次,同比增长110.7%,国内游客233.8361万人次,增长39.6%,其中太平湖接待人数25.2575万人,增长25.0%。旅游总收入10.3亿元,增长45.1%。旅游创汇411万美元,增长152.2% 七、财税和金融 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2006年,全区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2912万元,增长28.5%,较上年增收508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86.7%,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开创“十五”以来最高税收收入比重。一般地方预算财政收入完成17118万元,增长27.8%,增收3719万元。主要税种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增值税5448万元,增长62.9%,企业所得税2077万元,增长31.8%,营业税5449万元,增长14.9%,个人所得税332万元,增长22.1%,契税636万元,下降12.9%。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财政保障能力逐步增强。全年财政支出累计完成37941元,同比增长44.6%。其中,对教育投入超过4699万元,社会保障、行政运转、基本建设、公检法司、医疗卫生投入规模均超过1亿元,累计支出1.1097亿元,占支出总额的29.2%。支出增幅较大的项目有:农业支出增长49.1%;水利和气象支出增长62.8%;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增长3352.4%;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增长44.4%;基本建设支出增长638.8%;政策性补贴支出增长166.7%。 全区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257.74亿元,比上年增长7.6%。 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截止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6882亿元,比年初增加4.4329亿元,比上年多增0.4758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9.6095亿元,比年初增加1.7395亿元,比上年多增0.8939亿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1.9551亿元,比年初增加1.5226亿元,比上年少增80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533亿元,比年初减少0.190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3463亿元,比年初增加1.6868亿元,比上年多增0.5868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收支呈现回笼态势。2006年,全区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58.5667亿元,同比增长34.1%;累计现金支出56.2060亿元,增长34.2%。累计净回笼现金2.3607亿元。 保险业加快发展。全区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745万元,同比增长16.8%。其中,产险保费收入542万元,增长0.7%;寿险保费收入13万元,增长18.2%;健康险保费收入92.1万元,增长138.2%;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85.95万元,增长19.7%。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827.92万元,下降21.5%。其中:产险赔款520万元,下降19.5%;寿险给付242.82万元,下降25.5%;健康险赔款和给付210.23万元,下降44.5%;意外险赔款40.59万元,增长110.2%。 八、教育与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我区用于教育事业方面的预算内地方财政支出0.4699亿元,增长30.5%,比上年提高26.1个百分点。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1768人。普通中学20所,在校学生10293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768人。小学85所,在校学生8958人。幼儿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2370人。我区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0%,小学升学率97.31%,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8.23%。 科技富民强区专项行动计划进展顺利,目前,全区改造了老茶园1.25万亩,分别在耿城镇、三口镇建立了3000亩“太平猴魁”基地和年供应茶苗200万株良种茶苗繁育基地,有机茶认证面积已经达到任务数6000亩;与安徽农大合作开发“太平猴魁”加工机械将于2007年投入春茶加工试用;聘请安徽农业大学作为黄山区科技富民强区专项行动计划的技术支撑单位。实现“科技110”服务终端进村入户,形成了以“科技110”为核心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科技110”服务体系顺利通过了省农村科技信息化示范工程工作验收。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处于调研筹备阶段。 科技研究开发取得较大进展。全年我区地方财政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08万元,增长11.2%;科学支出351万元,增长11.7%。科技事业取得丰硕成果,2006年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立项2项。专利事务所全年代理专利申请5宗。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3亿元,增长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