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开化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工业经济效益有所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利税总额达4.64亿元,增长3.7%,利润总额2.55亿元,同比下降16.4%。十一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考评得分为313.77分。比上年提高23.33分。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4.23%,资本保值增值率120.4%,资产负债率55.25%,流动资产周转率2.44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5.41%,全员劳动生产率222570元/人,产品销售率95.62%,工业产品质量指数98.98%,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26.15%,企业亏损率6.65%,新产品产值率13.26%。 企业经济活力得到增强。全县10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42家企业的产值增幅超过二成,16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65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万元,26家企业的利润超过100万元,41家的利税超过100万元。 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2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建筑企业施工面积163.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2.3%;竣工房屋面积12.87万平方米;全县实行公开招投标承包的工程个数113项,直接交易33项,公开招投标面达77.4%,竣工工程60项,工程合格率为100%。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55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在限额以上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6.43亿元,下降18.3%。非国有控股投资18.64亿元,比上年增长41.9%。 投资重点继续向工业、基础设施倾斜,限额以上工业投资13.7亿元,基础设施投资6.0亿元,分别占限额以上投资的54.7%和23.9%。园区建设仍是投资的重要载体。园区共完成投资6.43亿元,占限额以上投资的25.6%。民间投资进一步扩张,全年完成18.16亿元,占限额以上投资的72.4%。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投资12.70亿元,其中非农户投资9.63亿元。全年限额以上投资施工项目131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67个。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开化中学迁建工程已经全面完成;淳开公路开化段改建工程已建成通车,黄衢南高速公路开化段工程建设过半;县城江滨路、桃溪路综合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行;城市供水工程管道铺设已完成,综合楼、食堂、机修车间全部结顶;东城下山脱贫小区一期房屋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根雕博览园主体工程建设。 房地产开发投资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62.95万平方米,增长29.0%,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24.88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34.03万平方米,增长227.0%,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8.84万平方米,增长228.2%;商品房销售面积16.52万平方米,增长1.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16万平方米,增长9.0%。商品房空置面积12.14万平方米,增长65.8%。商品房销售额4.0亿元,增长20.7%。 五、交通和邮电业 2008年,交通邮电部门继续转变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大运行设备投入,交通邮电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交通邮电业增加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4.5%。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客运量1260万人(包括公交),比上年增长5.8%,客运周转量32650万人公里,增长1.6%;货运量1035万吨,下降6.3%,货运周转量46478万吨公里,下降2.5%。年末汽车拥有量7396辆,其中载客汽车4841辆,私人汽车4798辆,出租汽车99辆。 邮电通讯业稳步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1157万元,比上年增长8.0%。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7.18万部,比上年下降16.8%,其中城市电话1.62万部,下降46.9%;农村电话4.60万部,下降17.4%;小灵通3876部,比上年下降57.5%。在城乡电话中,有住宅电话5.46万户,下降17.6%,其中城市住宅电话1.08万部,乡村住宅电话4.38万部;公用电话3437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73万户,增长2.6%。全县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6部,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每百人46.3部,乡村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21.8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45.9部。全县有449个行政村通了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12906户,其中宽带网用户11842户。 六、国内贸易 200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6亿元,增长20.1%。分城乡看,县城的零售额10.74亿元,增长20.2%,县以下的零售额13.01亿元,增长20.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20.25亿元,增长20.2%,住宿餐饮业3.44亿元,增长20.0%,其它行业654万元,增长7.1%。 商品交易市场活跃。2008年末,全县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8个,全年实现成交额6.5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3个,成交额5.89亿元。 商业龙头企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县13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2008年,对外贸易增长势头依然较强,全年进出口总额有较快增长,出口总额突破一亿美元大关。据海关统计,全县进出口总额达到14352万美元,增长33.9%。其中自营出口达10296万美元,增长25.2%,进口4056万美元,增长62.3%。自营进出口企业不断增加,2008年有4家企业取得自营进出口权,累计达到73家(含三资企业),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33家。 生态旅游取得较快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3.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8%和21.9%。其中接待海外入境人数5972人次,比上年增长35.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56万美元,增长64.4%。全县星级饭店达到7家,风景名胜区3个。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4884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4%,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02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0%,增长17.6%,全县完成各项税收43344万元,增长11.9%。按照削减5%经费支援四川地震灾区的原则, 确保重点 、合理安排的财政经费,全县一般预算支出86302万元,占当年预算的114.7%,比上年同期增长24.5%,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19337万元,增长29.9%。 金融部门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改善金融服务,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加强了信贷市场的开拓和金融风险的防范,调整信贷结构,积极增加信贷投放,金融业运行态势良好。全年存款总量有较大增加,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3.1亿元,比上年增加8.51亿元,增长19.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2.07亿元,比年初增加6.58亿元。增长25.8%,人均储蓄存款9184元,增加1871元,增长25.6%。贷款投放力度继续加大,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94亿元,比年初增加5.69亿元,增长20.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1.53亿元,增长19.5%,中长期贷款余额1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在资金信贷投向上,继续向工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倾斜,其中农业贷款8.02亿元,工业贷款5.27亿元,基本建设贷款余额5.9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32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62.04%,比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