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伊宁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9 伊犁州伊宁市统计局

面粉      万吨         11.44        5.2

食用植物油 万吨          1.22       20.8

配混合饲料 万吨          4.29       13.0

自来水     万吨       2199.00     26.6

从地方2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看,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1亿元,增长13.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3.4%,增加34.4个百分点。从七项效益指标看,总资产贡献率为15.31%,资本保值增值率108.32%,资产负债率72.37%,流动资产周转率1.67%,成本费用利润率4.05%,工业产品销售率96.1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61410元/人,增加14063元/人。以上指标除工业产销率略有下降外,其余六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全市辖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851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7%。其中地方工业增加值82789万元,增长17.2%。合作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0802万元,增长47.8%。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和效益明显提高。

全市辖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达47137万元,较上年增长14%,确保了第二产业增加值较快增长。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强抓一批对经济增长有较大作用的大交通、大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通过治理投资软环境,不断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态度,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2006年,全市辖区预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26114万元,较上年增长7.7%。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达222075万元,增长5.7%。商品房销售面积达37.74万平方米,增长27.2%。我市通过治理投资软环境,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在地方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48077万元,增长11.1%;设备工器具购置38299万元,下降14.6%;其他21436万元,下降33%。从构成项目看,城镇项目投资138388万元,增长14.9%;房地产投资达58307万元,占地方投资额的26.3%;农村非农户及个人投资25380万元。伊犁河二桥和218国道投资10035万元;铁路投资26695万元,增长5.8倍。

从地方投资项目看,总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伊犁河二桥、218国道、铁路、天洁纸业等工程,共完成投资47041万元,占21.2%;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新疆电信伊犁分公司、安琪酵母、伊犁中洲伊源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伊犁永昌管业制造有限公司、伊犁华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完成投资26354万元,占11.9%。

五、         交通运输邮电和城建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近几年来,随着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国道G218线、省道S220线和S313线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市区为中心辐射通达各乡镇场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基本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市八乡一镇一场已全部通油、行政村通路,通油率达90%,已初步形成了以伊宁市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市域境内共有县、乡道公路61条,专用公路2条,村道70条,经公路普查确定公路总里程达 557.656公里 。

邮电通讯事业快速发展。2006年电信、邮政、移动、联通、铁通、网通等通信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增长。

2006年,城建建设以全面提升伊宁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多方筹资、加快发展,大力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整体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从投资项目看:伊宁市垃圾压缩中转站工程投资项目1800万元;伊宁市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工程投资1460万元;总投资1.6亿元的伊宁市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已完成;总投资5.2亿元的伊宁市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等。从城市道路改造情况看,伊宁市道路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完成道路改造 6万平方米 、人行道硬化3.95万平方米,道路罩面4. 5万平方米 ,城市绿化27万平方米;全市先后完成了斯大林街续建、红旗路延伸段、解放路片区、光明街道改造及人行道硬化和其他零星工程共5.2万平方米。同时,积极完成上海城规划路、新华西路道路改扩建前期工作。从市政设施维护方面看,投资352万元,完成道路维修1. 9万平方米 ,人行道维修 1300平方米 ,安装路沿石 1900米 ;投资624万元,完成市区干道及国道218线、省道220、313线灯光亮化建设任务,新建路灯1.3万盏,更新路灯4438盏,提高了市政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六、         旅游、外贸和招商引资

旅游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动力,以招商引资旅游为目的,营造优良环境,提高旅游效益。2006年全市旅游收入达20101万元,较上年增长28.8%,其中宾馆收入14135万元,占70.3%,增长28.5%;旅行社收入2274万元,增长1.2倍;景区3692万元,增长13.8倍。接待游客19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1%。其中宾馆接待123万人次,增长55.7%;旅行社接待9.3万人次,增长1.7倍;景区接待65.8万人次,增长11.2倍。来自疆外的游客21.5万人次,占13%,来自疆内州外的游客24.8万人次占72%。为第三产业的稳步增长奠定了基础。

外贸进出口大幅度增长。2006年全市辖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356万美元,较上年下降21.6%。其中出口26827万美元,下降22.7%。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箱包及鞋类、食用植物油、纺织品、服装及家用电器等。贸易进出口额最高的是伊犁州龙华公司、市边境合作区新联外贸有限公司、伊犁州奔腾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公司总额达23316万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85.2%。

全市边境合作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合作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2亿元,增长48.9%。实现工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48.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亿元,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增长3.9%;外贸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下降12.1%;实现一般预算收入0.8亿元,增长35.3%。今年合作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

招商引资工作稳步发展。2006年,全市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20个,签约项目总金额114379万元,其中工业签约项目15个,签约金额26679万元,占签约项目总金额23%。2006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9659万元,增长0.8%。其中合作区签约项目金额18601万元,其中到位资金53345万元,占全市的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