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南雄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4-07 韶关市南雄市统计局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715万美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金融秩序稳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进一步做好金融监管的同时,拓展金融服务的业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及时发放有效贷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200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8.38亿元,比年初增长18.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9.03亿元,比年初增长17.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1.34亿元,比年初增长50.1%,其中短期贷款8.41亿元,比年初增长36.9%;中长期贷款3.23亿元,比年初增长128.6%。

2009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元

指        标 年末数 比年初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483839   18.7

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 37417   42.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390322   17.4

其他存款 56100   14.6

各项贷款余额 113407   50.1

其中:短期贷款 84094   36.9

中长期贷款 32313   128.55

财政方面,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我市坚持开展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工作,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和财政支出的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协税护税行动,完善税源监控体系和税收征管机制,拓宽财政征收渠道,财政收入再创新高。全年地税收入2.41亿元,国税收入1.06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达 6.6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1.2%和23.0%;财政累计支出6.45亿元,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切实做到了“保运转、保重点、保民生”。

2009年财政支出项目表

单位:万元

支出项目 支出金额 比上年增长+-%

一般预算支出合计 64535   9.9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12103   14.2

教育 19308   33.4

文化体育与传媒 651   14.2

医疗卫生 7845   28.8

环境保护 893   61.2

农林水事务 8336   6.7

交通运输 303   161.2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准入机制的建立与成熟,我市保险事业稳步推进,中保、人寿、平安、新华、太平洋等保险公司鼎立保险市场。全年保费收入7968万元,增长29.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14万元,增长8.3%;人寿险保费收入6454万元,增长36.2%。支付各项赔款给付1115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款1042万元,增长10.9%;人身险赔付73万元,下降64.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9年,我市紧紧围绕“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标准和要求,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科技成果的转化、知识产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科技队伍稳定,科学技术得到重视和应用,科技贡献率提高。全年举办科技交流会8次,交流会参加人数900人次;举办科普讲座9次,科普讲座参加人数820人次;8篇科技论文获奖,23个科技项目攻关,全年专利申请26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稳步推进。

2009年,我市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优质教育工作力度,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普九”工作和素质教育进一步得到了巩固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稳步提升。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监测先进县”。

教学资源进一步优化。全市普通学校(含幼儿园)143所,其中小学80所,普通中学20所,幼儿园43所。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加快发展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南雄中学、南雄一中、黄坑中学、南雄职中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建设了一批档次较高的教学大楼和学术交流中心等。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危房校舍基本消除,楼房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师资力量得到充实,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普通学校专任教师4529人,年末共有在校学生7.35万人,其中在校初中学生2.07万人,当年毕业6580人;普通高中当年招生3656人,在校高中学生1.03万人,当年毕业3403人;小学当年招生4893人,在校学生3.05万人,当年毕业730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2万人。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7%。

教育事业取得骄人成绩。高考成绩保持在韶关市属各县(市、区)前列。全市高中毕业考入大专院校2622人,其中:本科903人,专科1719人,全市参加自学考试200人次,获得大专以上毕业证书的人数36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广泛开展“学文明、讲礼仪、爱清洁、建和谐”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参加了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韶关市主办的“2009韶关好人”、第二批“感动韶关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行政服务和政务环境不断优化。开展了系列“转变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教育活动,电子政务建设和行政审批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效能稳步提高,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开展了“十大服务之星”和“十大优质服务单位”评选活动,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工作问责制,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南雄荣登“中国信息化最受关注城市榜”。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稳步发展。开展了广场、社区、学校、企业文化系列活动,市采茶剧团、金叶、夕阳红艺术团等演出团体为全市人民献演了众多精彩节目。市文化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开展了“祖国在我心中”红歌大赛等系列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加大了重点文物、博物馆的开发、保护力度。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通过了省级验收,新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5个,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形成。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和镇级文化站按照省三级站的标准不断完善。乡镇有线电视光纤网络建设工程逐步完善,农村电视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全市拥有有线电视网络1个,有线电视用户4.9万户,其中:市区2.7万户,增长17%。全市拥有电影放映单位26个,电影观众6.58万人次;市图书馆藏书8.02万册。全市拥有名胜古迹和文物保护区2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