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2 杭州市富阳市统计局

六、对外经济

内外资利用。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3个,合同利用外资33227万美元,增长25.0%;实到外资15516万美元,增长14.8%。在全部项目中,合同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3个,合同外资31668万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额的95.3%。引进内资快速增长。全年引进内资项目(杭外)106个,比上年增加55个,内资项目(富外杭内)50个,比上年增加11个;协议内资(杭外)39.5亿元,增长14.5%,协议内资(富外杭内)13.9亿元,增长39.0%;实到内资(杭外)17.7亿元,增长9.8%,实到内资(富外杭内)6.9亿元,增长11.3%。

进出口。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1.6亿美元,下降8.4%。其中自营出口5.6亿美元,下降12.6%;自营进口6.0亿美元,下降4.1%。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2145万美元,增长77.8%;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287万美元,执行金额1176万美元。

七、交通和邮电通讯

交通建设。320国道综合整治主幅路面竣工通车,320国道环线外移、鹿山大桥,胥高线库区段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杭富沿江公路综合改造、闲祝线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含村道)1859.6公里,其中境内高速公路里程37.3公里。全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1433万吨,增长2.3%。其中公路运输1046万吨,下降0.5%;水路运输387万吨,增长10.6%。全年货物周转量110048万吨公里,增长48.5%。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70506万吨公里,增长89.6%;水路货物周转量39542万吨公里,增长7.1%。全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3536万人次,增长2.4%。公路旅客周转量80491万人公里,增长9.1%。

邮电通讯。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1521万元,增长7.5%。邮政特快专递业务36.01万件,增长86.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2.93万户,下降14.4%。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58.86万户,增长13.9%。全市电话普及率为126.8部/百人。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10.67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发行4000万元“富春桃源”小企业集合信托债权基金,引进兴业银行。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04.42亿元,比年初增加106.89亿元,增长35.9%;各项贷款余额395.61亿元,比年初增加120.44亿元,增长43.8%。人民币信贷中,短期贷款余额246.74亿元,增长40.2%,其中工业贷款、农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01.75亿元和23.48亿元,分别增长43.5%和5.6%;中长期贷款余额125.98亿元,增长52.6%,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52.55亿元,增长53.5%。

保险。全年保险费收入24406万元,增长9.5%。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1263万元,增长9.7%;人身保险费收入13143万元,增长9.4%。全年各类保险赔款与给付支出10218万元,增长2.3%。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杭州科职院建成开学,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4136万元。富春七小建成开学,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新改建工程进展顺利。建成6所民工子弟学校,共解决9583名外来务工子女在富入学。年末全市有24个乡镇(街道)成为省和杭州市教育强乡镇,覆盖率达96.0%。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99.0%。全市共有幼儿园118所,在园幼儿2.2万人;小学57所,在校学生4.3万人;普通中学27所,在校学生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5所,在校学生0.9万人。民办学校在校学生5468人,其中民办小学在校学生2247人。学校设施继续改善,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0.9万平方米。教师队伍继续增强,年末拥有专任教师5253人,中小学校每位教师负担学生15.9人。

科技创新。年末全市被认定的杭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1家,其中省级以上15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市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05家,其中国家级58家,省级11家,杭州市级36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3亿元,下降6.6%,新产品产值122.3亿元,增长7.0%,新产品产值率达13.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64项,其中国家级17项,省级65项。专利申请1578项,授权984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44项,总金额2514万元。全市“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驰名商标8只。1个项目获杭州市科技进步奖。全年引进非富阳籍各类人才超过826名。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015人,增长7.4%,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10457人,增长6.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成功举办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富阳大型文艺演出。全年越剧团国内演出230场次,观众31万人次。市广播电台每日播音18.5小时,市电视台每日播出18小时。有线电视用户23.1万户,新增城区数字电视基本型0.9万户。《富阳日报》全年出版300期,日发行4万份。市图书馆藏书208千册(件),书刊外借10.6万人次。全市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0处(群),其中省级以上4处(群)。

医疗卫生。市公共医疗卫生中心和妇保院二期动工建设,完成场口人民医院和灵桥、新桐、湖源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工程。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8个,医疗床位1922张。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12人,其中执业医师1024人,执业助理医师294人,注册护士827人,药剂人员223人,检验人员129人。无偿献血深入开展。全年完成无偿献血12107人次,其中流动献血8084人次,献血总量222万毫升。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54.8万人,覆盖率100%。全市儿童“五苗”接种率99.6%,“四苗”接种率99.7%,婴儿死亡率3.96‰。计划生育率96.41%。

体育。成功举办第三届富春江运动节为龙头的亚洲杯滑水赛、全国男子篮球联赛、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永安山国际滑翔邀请赛等品牌赛事。荣获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国家运动休闲示范区称号。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48场,参赛运动员1.5万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市共有体育场馆5个,全年新建健身苑点41个、篮球场45个、乒乓球室31个,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99.3%。竞技体育硕果累累。富阳籍运动员孙杰勇夺全运会和东亚运动会两枚金牌。全年我市共获得各类金牌132枚、银牌78枚、铜牌56枚,总奖牌266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4.7万人,增长5.2%。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1.4万人,非农业人口13.3万人。出生人口5906人,出生率9.1‰;死亡人口4169人,死亡率6.4‰,自然增长率2.7‰。暂住人口(一个月以上)15.7万人,增长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