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4-02 杭州市富阳市统计局

居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2元,增长10.3%;人均消费性支出14868元,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1元,增长10.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929元,增长1.7%。居民储蓄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166.95亿元,增长25.3%。人均储蓄余额25882元,增长25.3%。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4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82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6平方米。全市私人汽车拥有量41110辆,增长19.1%,全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私人汽车18.8辆。

就业。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6.2万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76.5%,其中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1.2万人。全年净增就业岗位16935个,就业安置人数24052人;帮扶506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帮扶1973名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3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2%。

社会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4.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1.4万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农村养老保险人数分别达1.8万人、17.4万人、4.8万人;工伤保险21.4万人,净增3.3万人;生育保险12.3万人,净增0.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9.5万人,净增0.9万人;失业保险9.9万人,净增0.3万人。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和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等社保基金累计积余22.9亿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积余14.7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积余2.5亿元。年末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单位1031户,职工46391人。2009年公积金归集总额34574万元,发放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1308户,贷款总额31741万元,支持职工购房面积30万平方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家庭月人均300元调整为340元,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家庭月人均180元调整为230元。“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年末全市共有“五保”对象702人,集中供养657人,占“五保”总人数的93.6%。开展慈善专项救助工作,全年市慈善总会共支出各项救助款2277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鹿山新区中心路、8号路和文教路、华庭路延伸段建设。江北水厂扩建工程顺利建成。城市隧道和综合管线工程顺利推进。年末,建成区面积达到24.8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长度139.78公里,全年客运总量2446万人次。

公用事业。首座全户内GIS育才变和110千伏天钟变建成投运。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2.7亿千瓦时,增长9.0%,其中居民生活用电3.7亿千瓦时,增长12.7%。全年城区供水总量3990万立方米。年末市区管道煤气家庭用户达到3.8万户,增长2.4%;液化石油气用户4.0万户,下降0.1%。市区营运公交车辆173辆,出租车269辆。年末实有公园13个,公园面积13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2.42%。年末市区园林绿地面积510.15公顷,市区公共绿地面积221.24公顷,人均绿地面积11.3平方米。

城乡环境。灵桥污水处理厂、新登污水处理厂一期建成投运,江南片截污纳管和八一中水回用工程进展顺利。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综合排放达标率93.27%。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44天,优良率达94.2%。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9个、杭州市级生态乡镇(街道)13个。

节能减排。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98.6万吨标准煤,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3266吨标准煤,下降1.3%。初步测算2009年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4.6%以上。排污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巩固造纸、铜冶炼整治成果,淘汰关停“低小散”造纸生产线30条,完成余热锅炉节能改造项目2个,拆除小锅炉 38只。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削减18.78%、21%;万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159.2吨,增长43.7%。

安全生产。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起,死亡12人,直接经济损失36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7.7%、死亡人下降20%、直接经济损失下降2.2%。

2009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逐步回暖,但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工业、出口增长指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经济持续上行面临考验;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难度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区域发展、城乡统筹发展不够平衡,民生保障和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中增加值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