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高邮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4-01 扬州市高邮市统计局

表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大米

130258

19.1

小麦粉

303760

45.7

配混合饲料

138323

11.7

34355

5.6

服装

万件

5839

4.7

皮鞋

万双

779

15.4

人造板

立方米

79700

5.9

钢材

85445

81.6

铜加工材

18693

37.5

铝材

2702

120.4

水泥

134901

17.0

半导体器件

万只

24700

106.4

灯具

台、只

347786

4.1

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008年全市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太阳能光伏产业扩容、裂变、集群效应明显,产销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近10%,灯具行业加快LED等高效节能新光源应用,产品升级,被冠名”中国路灯制造基地“。机电制造业升级步伐加快,石油钻机整机组装成功。服装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组合,企业数从650家整合为200多家。支柱行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前50强企业完成产值185.37亿元,比上年增长41.5%,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5.5%。创新创优能力增强,新标准认定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个,新建市级以上研发结构13家,新增省级以上品牌10个。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28.67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实现利税19.57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利润9.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8%;亏损企业亏损额569万元,下降1.8%。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97.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28522万千万时,比上年增长12%。其中工业用电量89671万千万时,比上年增长10.1%。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4.5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2%,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4%。建安企业通过内强实力,外拓市场,完成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58.7亿元,比上年增长36.8%,施工面积169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3%,承接高层建筑达300幢,其中超高层建筑33幢。基本完成特级资质企业弘盛集团的改制工作。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工程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2008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58亿元,比上年增长41.6%。其中城镇规模以上项目投资57.93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农村规模以上项目投资45.46亿元,比上年增长44.7%;房地产开发投资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16亿元,比上年增长61.8%;第二产业投资84.57亿元,其中工业投资83.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3.1%和42.9%,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9.2%;第三产业投资34.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6%。

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得到加强。全年交通建设投入4.4亿元,建成安大公路北段、甘临公路、周八公路、卸汉公路等86.3公里,新建通村公路72条113.9公里,改造危桥79座,完成京杭运河高邮段工程。新建两条220千伏电力线路,建成110千伏黄渡变电所和神居变电所,开工建设110千伏迎宾变电所,全年电网投入2.5亿元。疏浚农村河塘594万方,农业水利总投入1.4亿元。第八轮城建十大工程进展顺利,总投入达40多亿元,完成府前街、屏淮路等城区骨干道路黑色化改造和通湖东路、海潮东路东延工程,建设珠光大桥、通湖大桥。实施了北海小区环境整治以及27条后街后巷维修工程,城区新增绿地40公顷。

五、国内贸易、开放型经济和旅游业

市场销售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0.7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城乡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城市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30.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全市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家,成交额19.9亿元。

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先后组织开展”4.18“烟花三月经贸招商、”6.18“上海招商日、”8.18“珠三角招商周活动,累计签约项目209个。全年协议注册外资30188万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额10051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2%和67.1%。外商投资结构不断改善,在新批准的35个外资项目中,二产项目协议注册外资2.1亿美元,占总额的70%。外贸外经业务持续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310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6.4%,其中出口总额264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1%。全年完成外经营业额3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7%。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市总床位数2596张,2008年平均出租率为61.3%。其中:星级、涉外饭店床位820张,平均出租率为77%,一般旅馆、招待所床位数为1776张,平均出租率为47%。2008年共接待游客111.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3%;旅游收入10.0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5.49%,其中,旅游商品收入2.25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22.45%;旅游业外汇收入512万美元。2008年,全市共有4家旅行社,累计组织本市市民出游1.56万人次,累计接待外地旅客31.23万人次。2008年全市8个主要景点(盂城驿、龙虬庄遗址、东湖度假村、蝶园市民广场、文游台、镇国寺景区、临泽生态度假村、海潮市民广场)累计接待游客85.68万人次。

六、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再上新水平。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突破2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43亿元,比上年增长30%。人均财政收入2687元,比上年增加580元。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2.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1亿元,比上年增长37.5%。

金融业务健康发展。金融部门大力组织资金,努力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3.16亿元,比年初增加31.33亿元,比上年多增15.5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12.29亿元,比年初增加22.65亿元,比上年多增15.4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0.59亿元,比年初增加13.94亿元,比上年多增3.99亿元。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机构发展壮大,引进江苏银行设立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