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0-04-01 上海市普陀区统计局

注重运动体育人才培养。全年参加区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得奖牌32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10枚,铜牌12枚。全年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二线运动员55人。培养等级运动员82人,等级裁判员14人。刘翔等我区输送的运动员在去年全运会上为上海夺得五枚金牌。区体育局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全区销售各类型体育彩票11996万元。

(六)妇儿事业

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据妇儿监测统计显示,我区孕产妇死亡率连续12年为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孕产期保健覆盖率继续保持较高比例,分别达到92.88%和100%,常住外来人口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1%。与儿童生命质量密切相关的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53‰和2.38‰,维持较低比例。我区9个街道镇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妇女健身娱乐场所的配备率均达到100%。

组织妇女儿童积极参与迎世博活动。围绕迎世博开展普陀区家庭文明公约行动总动员,制作20000份“普陀市民践行文明公约承诺贴”,进家庭、进楼组、进小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评选300户“礼仪家庭”、300位“礼仪妈妈”、300名“礼仪儿童”。针对0-6岁儿童开展“传播世博礼仪,传递世博笑容”文明礼仪小天使评选活动。开展“邻里互助创和谐、文明践行迎世博”等系列活动。评选表彰2007-2008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5个和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1名,区三八红旗集体30个和区三八红旗手200名。评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一个、全国三八红旗手3名。新创建市级巾帼文明岗84个,新创区级巾帼文明岗30个,评选出用户满意服务明星30名。

健全扶贫帮困机制。全年完成18270名退休和贫困妇女妇科免费妇简直筛查,投入相关资金共63.95万元,通过筛查发现患各类妇科疾病的为8463人,恶性肿瘤12人。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和免费自愿检测工作,全年完成孕产妇艾滋病筛查7009例。开展帮困送温暖活动,落实各类帮困款合计11.08万元。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孙赓祥、俞杏娟夫妇创办的“祥龙帮困助学基金”为家境困难自强少年提供13万元帮困助学金;市三八红旗手、女企业家韩娜为在免费妇科筛查中查出的患重病、大病的妇女提供3万元医疗救助金。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良好氛围。组织妇女儿童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启动创建“平安家庭”工作,全年共评选区级“平安家庭”1200户。成立“普陀区妇女儿童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普陀区婚姻家庭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联合本区15个派出所设立“家庭暴力案件受理点”,举办“家庭安全知识急救技能竞赛”、开展普陀区“三八”妇女维权周系列活动,提供 “妇女就业”、“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健康”和法规政策等便民咨询服务,咨询人数达3000余人次。全年共接待妇女群众来信来访3414件,调解处置率达到100%。

四、城市建设和管理

(一)住宅建设

廉租住房受益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廉租家庭1485户,累计向3631户廉租家庭发放配租租金2221.57万元。启动实施公房和售后公房小区物业一体化服务达标补贴工作和物业服务呼叫平台建设。旧区改造动迁居民2845户,拆除旧房面积10.71万平方米。完成公建配套施工面积22.83万平方米,实施菜单式全装修试点住宅700套。完成平改坡旧小区综合改造小区106个,改造面积372.6万平方米。开展老小区全方位物业服务达标补贴工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55.8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选址工作,启动建设沪嘉北A和李子园A保障性住房。完成建民村动迁任务,累计动迁居民5078户。完成11个50户以下小基地的动迁收尾。

(二)市政建设

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全力做好动迁腾地、配套项目建设等前期工作,确保了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轨道交通13号线等市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轨道交通7号线、11号线投入试运营,普陀区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数实现跨越式增长。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全面推进,轨道交通13号线已有5个站点开工。推进跨苏州河桥梁建设,镇坪路桥建成通车,威宁路桥结构贯通,宝成桥景观改建积极推进。长风生态商务区内同普路、丹巴路、中江路、泸定路已基本建成,云岭东路也在加快建设。完成武威东路中段、石泉东路一期辟通工程,完成枣阳路(光复西路——金沙江路)拓宽工程。真南排水系统基本建成,铜川排水系统投入运行,大光复、真江东、新师大等排水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完成木渎港二期和工业河等河道整治工程,开工实施金光河南北厅和武威河整治工程。区内年末道路167条,道路长度230332米,道路总面积528.46万平方米。

(三)环境保护和治理

落实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加强扬尘污染控制长效管理,继续开展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开展推广绿色照明等工程。进一步加强区域内燃煤锅炉的管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在全区饮食服务业单位中开展了“迎世博饮食业油烟气污染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区的900余家饮食服务业单位进行了梳理,确定了74家300座以上的大型饮食服务业单位作为工作重点,制定了“普陀区迎世博饮食服务业环保治理设施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环境噪声达标区复验工作通过了市环保局的验收。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耗煤量7.06万吨,比上年下降29.12%。全区区域内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421.46吨,比上年下降58.5%;烟尘排放量25.28吨,比上年下降3.4%;降尘量10.01吨/平方公里,比上年下降1.9%。全年区域内二氧化硫年平均值为0.042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2.3%;二氧化氮年平均值0.06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5%;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平均值为0.079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5.1%。

城区市容面貌显著改善。全面推进“五个三”沿线综合整治工程和小区“六小工程”,房屋综合整治和平改坡综合改造516万平方米,清洁建筑立面1002万平方米,拆除户外广告2046块,整治绿化201公顷,治理违法建筑30.4万平方米。成立城市管理联动执法队伍,强化城郊结合部协同整治,加大对乱设摊、乱张贴、乱倒渣土等治理力度,集中解决了一批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市容管理顽症。高陵路菜场、曹安市场、铜川市场等整治成效显著。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管理和门责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