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灌云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0-06-23 连云港市灌云县统计局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2009年末,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112个,病床位1508张,卫生技术人员1837人,其中:执业医师569人、执业助理医师152人、注册护士636人、药剂人员109人;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5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90.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100%;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100%。开展乡村卫生环境集中整治,完成农村卫生改厕3000户,改水960户;建成沼气1000户、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处理设施2处。农村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单位GDP能耗下降4.5个百分点,达到0.73吨标准煤,同比减少0.05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524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694吨。成功实施了灌云县恒华化工有限公司两水闭路循环和小伊造纸厂化学制浆生产线关闭两个减排项目,对东海化工、振华化工等2家工业企业开展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全县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要求持续达标;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1%,功能区昼、夜间年平均等效声级均符合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公众对城乡环境保护满意率达76.55%,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荣获“中国绿色名县”称号。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9年末, 全县总人口(户籍人口)达101.52万人,出生人口14084人,死亡人口131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7.1‰,同比下降0.3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2%,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在全县总人口中:男性53.45万人,女性48.07万人;农业人口59.97万人,非农业人口41.55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据农村百户居民抽样调查,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38元,比上年增长12.1%,生活消费支出3512元,比上年增长16.4%。农村居民年末人均住房居住面积26.69平方米。年末百户拥有住宅电话90部、移动电话109部、家用计算机4台、彩色电视机103台、洗衣机67 台、冰箱17台、空调机8台、摩托车37辆。全县在岗职工人数达39309人,年人均工资22905元,比上年增长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增长14.8%,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306元,增长11.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54.84亿元,比年初净增6.0亿元,增长12.3%;人均储蓄余额达到6271元,比上年增长13.6%。

社会保障体系进逐步健全。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征收企业养老保险金10366.4万元,争取省补助3293万元。社保扩面成效显著,新增养老保险6000人、医疗保险1.5万人、工伤生育保险4000人、新型农保2.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92.2%,城乡低保工作不断加强,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共发放城乡低保金3430万元;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全年共发放五保户供养资金535.2万元。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农林水务支出达到37532万元,比上年增加21137万元,增长128.9%。加大就业再就业帮扶力度,加强技能培训工作,培训农村劳动力15635人,再就业培训3516人,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培训8216人,创业培训1138人,新增城镇就业851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3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1%。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76万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1.42万人,返乡农民工创业人数417人。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年脱贫任务,三年基本完成,两年巩固提高”的总体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全年落实脱贫攻坚入户项目10001个、集中种养小区项目12个,发放财政启动资金2109万元、扶贫小额贷款4100万元,实现当年脱贫1.15万户,脱贫人口4.18万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注:①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储蓄余额按常住人口计算。

③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灌云县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