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2-14 上海市松江区统计局

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商品交易市场较快发展。全区拥有商品交易市场76个,其中,专业市场25个,集贸市场51个。全年共实现成交额286.73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专业市场成交额255.76亿元,增长30.2%,集市贸易成交额30.97亿元,增长11.1%。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

坚持公交优先原则,不断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率。为缓解佘山度假区、九亭、泗泾等地日益凸显的公交矛盾以及配合虹桥枢纽站和松江高铁站点的建成启用,年内新辟了虹桥枢纽10路、松江23路、26路、34路、51路和52路等7条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辆75辆,提高了公交服务水平和客运能力。为进一步降低百姓公交出行成本,今年4月1日起对城区内18条公交线路票价进行了调整,实行1元单一票价。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开通松江19路区间车,及时调整松江27路、25路、70路、40路、41路、42路、19路和松莘线走向,方便市民出行。至年末,全区共有公交线路67条,公交运营车辆504辆,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85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1%。其他客运运营出租车辆325辆,客运总量6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

各类民用车辆拥有量较快增长。至年末,全区汽车拥有量87933辆,比上年增长23.2%。

邮电通信事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075万元,比上年下降21.7%(见表2)。

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旅游业蓬勃发展。以迎博、办博为契机,着力塑造佘山旅游度假区新亮点,积极打造世博之旅目的地城市,上海辰山植物园于年内建成开园,欢乐谷二期、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天马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至年末,全区开通旅游交通服务线5条。全区共有星级宾馆1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宾馆1家。星级宾馆全年住宿接待101.2万人,平均客房出租率6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区共有旅行社40家,全年组团人数27万人。全区全年旅游总收入50.10亿元,比上年增长52.8%,景点营业收入5.39亿元,增长121.6%。各旅游景点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01.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9.6%,其中,港澳台游客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5%;国外游客7.8万人次,增长50%。

六、金融业

金融业务保持平稳增长,增幅有所回落。2010年,国家加大了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力度,年内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一系列政策措施下,全区金融业务仍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8.5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增幅比上年下降13.5个百分点。存贷款规模持续扩大,年末各项银行存款余额1107.63亿元,比年初增长20%,贷款余额804.29亿元,比年初增长18.5%,增幅均比上年有所回落(见表3)。全区各类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74.65亿元,现金支出1409.67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135.02亿元。

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股市成交小幅波动。全年参加各类证券交易261.2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50.69万人次,成交额1061.67亿元,下降3.9%。成交额中,国家债券0.35亿元,比上年下降45.3%;股票1043.69亿元,下降0.6%;权证14.91亿元,下降68.7%;基金2.72亿元,下降58.5%。

七、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15亿元,比上年增长6.3%,完成年度计划的101.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66亿元,比上年增长80.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3.92亿元,增长3.5%,其中完成工业投资63.92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5.57亿元,增长7.2%,其中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51.11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量的62.9%。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为0.3:26.6:73.1,第三产业投资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7%。轨交9号线南延伸工程全面开工,沪杭客专松江南站11个配套工程按期完成。市级项目九亭大街延伸接中谊路、松卫公路的北松公路-叶新公路段已完工,银都路申北四路(银都路)接春九路下穿沪杭客专段已开工。圆满完成了松卫公路南延伸(北松公路至叶新公路段)和人民北路延伸,九新公路、卖新公路、松蒸公路工程顺利推进。

公用事业服务水平继续提升。全区有自来水厂12家,全年售水量11450万吨,其中生活用水5498万吨;自来水日供水能力55.30万立方米。全年用电量77.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工业用电51.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0.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7%。老城区天然气改造二期工程稳步实施,全年共完成41个小区、5903户天然气改造。至年末,全区共拥有天然气液化气用户45.89万户,比上年增长8.2%,天然气年售气量1402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8.9%。

房地产市场调控效应显现。在国家一系列严厉的房市调控政策下,全区房产市场保持低位运行,观望气氛明显。全年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40.62亿元,比上年下降21.3%。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商品房投资15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商品房施工面积970.3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其中新开工面积255.21万平方米,增长37.6%。商品房销售量明显萎缩,全年共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82.1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7%,其中,期房销售面积129.76万平方米,下降50.6%;现房销售面积52.35万平方米,下降28.1%。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42.59亿元,比上年下降34.1%,其中,期房销售额192.7亿元,下降34.3%,现房销售额49.89亿元,下降33.4%。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71.08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5.56万平方米。全年存量房成交过户面积14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7%;交易金额162.96亿元,增长0.6%。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额2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5%,占房地产投资额的19.4%,所占比重同比提高8.1个百分点;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169.52万平方米,增长33.6%,占全区施工面积的17.5%,所占比重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面积86.03万平方米,增长1.3倍,占新开工面积的比重同比提高14.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