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2-14 上海市松江区统计局

上海市松江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松江调查队

(2011年1月21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年。一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优化结构、促进发展、服务世博、改善民生”为工作主线,坚持不懈做好“四篇文章”,着力塑造新的亮点,全区经济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实现恢复性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态势不仅确保了“十一五”各项目标的全面顺利完成,为“十一五”划下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十二五”开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全区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全区经济运行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0.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8%,增幅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见图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8亿元,比上年下降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3.48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9.32亿元,增长11.3%。三大产业继续融合发展,全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重为0.9:68.1:31,在工业快速增长带动下,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减少1.4个百分点。

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财政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地方级收入77.33亿元,增长14.9%。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实现增值税12.37亿元, 比上年下降7.1%;营业税23.91亿元,增长17.6%;个人所得税4.97亿元,增长14.8%;内资企业所得税7.91亿元,增长32.2%;外资企业所得税6.96亿元,增长47.9%;契税收入11.82亿元,增长21.1%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0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52亿元,同比增长16.1%;教育支出12.57亿元,增长13.5%;医疗卫生6.86亿元,增长1.1%;公共服务支出11.91亿元,增长17.2%。全年私营企业实现税收8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房地产业实现税收45.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19.26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种植业产值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2.5%;畜牧业业产值3.01亿元,增长0.6%;林业产值2.94亿元,增长0.3%;渔业产值1.61亿元,下降8.8%;农业服务业产值1.02亿元,增长2.7%。主要农副产品生产保持稳定(见表1)。

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完善家庭农场发展,进一步探索建立“机农结合”互助服务模式。年末全区共有家庭农场960户、经营面积11.89万亩、占全区16.29万亩水稻面积的73%,分别比上年增长28.9%和15%。全年建成机农结合家庭农场97户,农机作业覆盖面积1.12万亩;新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12个,至年末达37个。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团头鲂“浦江1号”和泖港优质水稻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验收,为我区农业生产朝“优质、高效、安全”方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黄浦江大闸蟹在第四届“丰收杯”全国河蟹大赛评奖中,获得“最佳口感奖”和“金蟹奖”两项大奖。

农业旅游进一步推进。2010年,我区以世博效应为机遇,积极打造“世博之旅”旅游目的地城市,强化农业特色品牌的效应传播,加大了农业旅游发展,成功举办了石湖荡“荡里赏红花节”、新浜“荷花节”等活动、“水晶梨文化节”、上海之根旅游节暨松江五厍新晴采摘节等农业旅游项目。同时,全区共有五厍农业园区、青青旅游世界、西部渔村等7处景点被批准为“世博农业观光园”。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呈快速回升态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增幅比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4.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规模化生产成效显着。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17.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7.2%,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提升。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99.7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7%,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业实现产值2540.7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增幅快于全区工业总产值13.4个百分点;现代装备业实现产值751.07亿元,增长101.3%;精细化工实现产值139.01亿元,增长39%(见图2)。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73.43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占全区产值的比重为59.3%,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积极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确立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先进重大装备等四大产业基地。

上海市松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工业产销率保持较高水平。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8.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利润155.78亿元,比上年增长62.6%,增幅比上年提高61.2个百分点。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209.53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09家,其中亏损企业465家,比上年减少113家;亏损面22%,比上年下降4.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共发生亏损额12.7亿元,比上年下降51.2%。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年末共有建筑业资质等级企业123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97.81亿元,增长1.7%,安装工程产值11.41亿元,下降1.8%。全年完成房屋施工面积1000.5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房屋竣工面积467.22万平方米,下降7.7%。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人均22.18万元,比上年提高4.8%。

四、批发和零售业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在世博效应带动下,全区消费品市场销售旺盛,全年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8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为3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2.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见图3),其中,吃、穿、用、烧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5.1亿元、23.49亿元、133.03亿元和3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16.6%、16.1%和17.2%。规模效应不断凸显,全年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占全区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4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区内五大卖场全年实现零售额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