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林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当年造林面积16.35万亩,比上年增长23%;森林覆盖率达3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林木蓄积量528.4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现有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0个。 大气环境治理成效显着。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0.083毫克/立方米,减少0.008毫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0.045毫克/立方米,减少0.007毫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氮年日平均值0.029毫克/立方米,减少0.004毫克/立方米。 气象地震服务能力较强。全年平均气温为13.3℃,比上年降低0.5℃。平均降水量622.1毫米,减少78.8毫米。有效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影响面积3885平方公里。地震台网的观测效能较高,强震台8个,测震台7个。全市拥有自动气象站8个。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096起,比上年下降21.0%;死亡人数389人,下降2.0%;经济损失为2437万元,下降18.4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3.41人,增长8.82%。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低速平稳。年末,全市户籍人口总户数达143.49万户,总人口为422.4万人;出生人口3.78万人,出生率为8.97‰;死亡人口3.34万人,死亡率为7.92‰;自然增长率为1.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0.02。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784元,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24元,增长8.16%。其中,食品支出3918元,增长3.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55%。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66平方米,增长0.37%。 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摩托车 辆 38 家用汽车 辆 17 洗衣机 台 99 电冰箱 台 103 彩色电视机 台 115 家用电脑 台 81 组合音响 套 25 照相机 架 56 空调器 台 101 淋浴热水器 台 88 普通电话 部 78 移动电话 部 195 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改善。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195元,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工资性收入5145元,增长14.4%;经营性收入3306元,增长15.0%;财产性收入425元,增长2.6%;转移性收入319元,增长40.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76元,增长9.8%。其中,食品支出1864元,增长7.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35.55平方米,增长2.66%。 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摩托车 辆 78 汽车(生活用) 辆 7 洗衣机 台 83 电冰箱 台 79 彩色电视机 台 111 家用计算机 台 32 照相机 架 23 空调机 台 33 热水器 台 60 电话机 部 68 移动电话 部 173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7.6万人、112.3万人、65.4万人、86.0万人和54.0万人,依次比上年末增加5.7万人、0.5万人、4.9万人、17.4万人和3.7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万人,增加4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33.9万人,增加0.9万人,参保率达到99.94%。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405元提高至490元。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城镇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61元提高至316元,保障人数3.65万人,增加0.9万人。农民最低生活年保障标准由1000元提高至1328元,保障人数8.13万人,增加0.6万人。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拥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95个,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数达20957张,收养13399人。社区服务中心199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2383个。 注: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或初步核算数。 2.全年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可比价)计算。 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 4.景气区间的划分标准为:180以上为“非常景气”区间,[180,150]为“较强景气”区间,[150,120]为“较为景气”区间,[120,110]为“相对景气”区间,[110,100]为“微景气”区间,100为景气临界点。 5.资质内建筑企业是指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的建筑企业(含劳务分包企业)。 6.对外贸易使用商务局统计数据。 7.邮政业务总量不包括淄博市邮政银行、淄博市速递物流公司数据。 8.“两区一村”工程指棚户区、老旧工矿居住区和城中村住房整治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