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区科技事业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做到了“省市居前列、国家有位次”。全区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全年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5家,获认定23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33家,名列全市各区县第一,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高度集聚区之一。国家电力自动化和可再生能源两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7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1%。当年认定高新技术产品73项,累计达到194项。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区共组织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91项,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级计划项目88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5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3项。知识产权工作以提升专利申请为抓手,又上新台阶。全区专利申请总量、授权总量跃居全市第一,为“江宁制造”向“江宁创造”转变提供了强大动力。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3601件,其中发明专利1056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2%、51%。授权量189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93件,分别比上年增长66%、95%。全区研发机构建设成果斐然。全年新增企业院士工作站2家,累计达10家;新增认定的研发中心43家,其中省级和市级各15家、区级13家,累计达147家,其中市级以上90家。科技兴农步伐不断加快。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5家、科技示范村10家、农村科技超市5家、“十村千盏”节能路灯示范社区15家;新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示范社区20家、社区科普电子阅览室13家、信息化示范社区6家;引进农业新品种45个、新技术15项,获批市农村星火科技带头人134名。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完成一镇一校和高中布局调整,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新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2所,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农村幼儿教育提升工程,小学、初中全部达到市现代化小学以上标准和省级示范初中标准。年末全区拥有普通中学35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3.96万人,比上年减少0.2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比上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0.58万人;全区现有小学28所,比上年减少2所,小学在校生4.59万人,比上年增加0.23万人;全区幼儿园58所,比上年增加1所,在园儿童为2.46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全区三至五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5.6%,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6.8%,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学生5539人,被各类高校录取4835人,录取率达87.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专科录取2737人,比上年增加了336人;本科录取2098人,比上年减少115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2010年全区紧扣江宁撤县设区十周年、“江宁之春”群众文化节十周年等重大节庆,结合江宁文化特色,继续整合“和谐江宁大舞台”与“江宁之春”两大品牌资源,创建了全新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视角活动,通过“春意江宁”、“水墨江宁”、“印象江宁”、“鼓舞江宁”四个篇章诠释和展现“江宁之春”、“江宁之书画艺术”、“江宁之历史文化” 、“江宁之群众文化”等为主题的各项文化活动。全年共组织各类文艺演出162场次,各类展览14场次,“江宁抒怀”读书演讲竞赛、新创作文艺作品大赛、街道群众文化专场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共创作舞台文艺作品150个,演出节目2044个,读书演讲征文18个,受众共计近52万人次。艺术精品创作捷报频传。区锡剧团全年创作编排了各类题材的小品、快板、情景剧和小戏20多个。重点打磨了由区锡剧团创作的小戏《卖萝卜》、小品《儿老子》两部新作;以宣扬低碳概念为主题的小品《爱的选择》,代表南京市参加“江苏省纪念‘6·5’世界环境日”文艺汇演,荣获二等奖。小品《数钱》、民乐《迎亲》入围“五星工程奖”决赛,其中,《数钱》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巡演。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广播电视紧紧围绕全区工作中心和四项建设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主题宣传报道,发挥了主流媒体宣传作用。江宁人民广播电台与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合作联办节目,以“新城市之声”双频播出,全天自办节目5个小时,以新闻类、服务类和时政类为主,重点打造早上7:30—8:00的《动感清晨》和晚上17:00—18:00的《885服务快行线》。在全省率先开办第三频道—网络电视,具备了网络电视直播、点播、网上电台和综合服务四大功能。年末全区共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100%和100%。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0.12万户,全区有线电视用户总数已达28.15万户;新增数字电视用户0.15万户,全区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7.15万户,占有线电视用户的60.9%,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三级惠民医疗机构网络,全年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6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新建江宁医院门诊综合楼、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易地建设区中医院。全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8个,卫生系统机构床位数2654张,比上年增长2.0%。其中:医院27个,拥有床位1897张;卫生服务中心23个,拥有床位757张;其他卫生事业机构308个,比上年减少6个。卫生技术人员4560人,其中:执业医师1414人,执业助理医师227人,注册护士1644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人、139人、102人和23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上新水平。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比上年增加50元,报销范围进一步扩大,个人大病救助最高限额提高到18万元,提高2万元。全区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实现门诊即看即报,大大方便群众看病报销,较好地吸引群众在基层就医。年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继续达100%,群众参加率达100%。 体育事业有新的发展。全年共举办健身长跑运动会、百家湖元宵冬泳节、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活动等各类区级体育赛事活动20余次,直接参加活动人数超过3万人次。承办了2010国际剑联女子重剑世界杯大奖赛,全国击剑冠军赛(第三站重剑)和2010“江宁科学园”杯CBA季前赛两次国际大赛。全区组队参加江苏省县级比赛等各类省、市比赛20项,获奖牌125枚,其中金牌67枚。全区体育彩票销售再创新高,突破亿元大关,全年累计销售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继续在全市领先。2010年被评为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