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4-04 邵阳市统计局

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全年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8家,完成投资额6359万美元,居全省第三位;外派劳务人数3602人,比上年增长17%。全年申报国际无偿援助项目8个,落实3个。目前,我市境外投资企业已达128家,总投资1.8亿美元,全年完成营业额8.8亿元。

旅游市场趋向活跃。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88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4.8亿元,增长48%;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862人次,增长140.8%,其中外国人318人次,增长253.3%,旅游外汇收入22.34万美元,增长136.2%。

七、交通和邮电

区位条件得到改善。邵衡高速建成通车,洞新、包茂、二广、娄新、沪昆高速加快进程,邵坪高速全面开工,娄邵铁路扩能改造邵阳段按计划推进,全年完成投资4亿元。“十一五”时期全市交通建设完成投资365.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7倍,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2047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887公里,高速公路253.92公里,比上年新增40公里,在建5条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223.8公里。全市100%的乡镇和85%的行政村修通水泥路或油路,各县市区1小时上高速和以市区为中心的“两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交通运输发展稳健。全市拥有民用车辆47.82万辆,比上年增长19.7%,其中汽车15.25万辆,增长23.7%,轿车4.96万辆,增长35.7%,摩托车30.78万辆,增长18.2%。全市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25.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公水路完成货运量1.35亿吨,比上年增长13.3%,货物周转量264.93亿吨公里,增长21.1%;客运量1.12亿人,增长4.7%,旅客周转量64.11亿人公里,增长9.7;港口货物吞吐量337.42万吨,增长7.2%。

邮电业务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邮政业务量3.68亿元,增长17%,电信业务量56.26亿元,增长17.1%。年末局域交换机总容量583万门,比上年增长10.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92万户,其中新增用户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6万户,其中新增用户5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8.6部/百人,比上年提高4.7部/百人。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业务存贷两旺。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48.11亿元,比年初增加145.07亿元,比上年多增9.68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4.58亿元,同比增长9.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88.89亿元,增长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48.54亿元,比年初增加71.85亿元,比上年多增26.36亿元,同比增长26.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58.25亿元,增长13.8%,中长期贷款余额187.93亿元,增长41.3%,中长期贷款比例达到53.9%,比去年提升12.9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中,固定资产贷款余额89.58亿元,增长38.7%,个人贷款72.18亿元,增长46%。全部贷款中人民币消费贷款30.41亿元,增长109.8%,个人住房贷款16.34亿元,增长66.6%。

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年内在邵3家证券营业部新开户数6919个,比上年下降29.9%,股民保证金6.31亿元,下降18.9%,年内交易量786.49亿元,下降5.4%。

保险产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市共有23家保险公司,其中财险10家,寿险13家,当年新进寿险公司2家。全市保费收入合计3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26亿元,增长23.4%,人寿险保费收入20.21亿元,增长27.7%。保险密度407元/人,比上年增加75元/人,保险深度4.27%,与上年持平。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5.5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财产险赔付额2.56亿元,增长0.6%,人寿险赔付额2.70亿元,增长10.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3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0.77万人,比上年增长8.5%,在校生2.51万人,毕业生0.6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85万人,增长9.6%,在校生6.38万人,毕业生1.7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96万人,下降5.7%,在校生11.06万人,毕业生4.05万人。初中和小学共招生17.39万人,下降13.5%,在校生86.9万人,毕业生16.99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4万人,在校生0.2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53万人,增长25.3%。各类民办学校68所,在校学生7.2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科技水平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10家,比上年增加44家,其中省厅认定的高新企业33家。全部高新企业实现产值173.39亿元,比上年增长65.5%,增加值52.56亿元,增长62%,实现利润12.33亿元,增长43.9%,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23亿元,增长88%。全年专利申请量951件,比上年增加201件,增长26.8%,其中发明专利115件,增长3.6%,专利授权量411件,增长3%。签订技术合同870项,比上年增加1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亿元,增长9%。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164万元,下降4.6%。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纪念馆8个。有线电视用户52万户,比上年增加1.94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2.2%。建设农村书屋工程1000个,市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100%,“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绥宁寨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祁剧、邵阳花鼓戏、隆回呜哇山歌、邵阳县蓝印花布和绥宁四八姑娘节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大力实施“文化环保”工程,加强报刊和网络的管理,继续打击地下“******”活动,“扫黄打非”和反盗版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医疗卫生不断进步。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30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264个,拥有床位总数2.47万张,比上年增长46.2%,卫生技术人员1.9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1万人,分别增长6.4%和4%,注册护士0.66万人。全市新改建乡镇卫生院56个,比上年增加4个。基本公共卫生迈出新步伐,农村居民健康建档201万份,建档率31.54%,城市居民健康建档22.41万份,建档率50.89%。

体育事业扎实推进。群众活动广泛开展,全年共举办大大小小的群众体育活动150余次,参与活动的人数达160多万人次,全市544个村建有篮球场。竞技体育再展雄姿,我市代表团参加省十一届运动会成年组5个比赛项目,获得1枚银牌和1枚铜牌;青少年组17个比赛项目,获得金牌21.5枚、银牌32.5枚和铜牌44枚,总分1147分,位列全省第七名;省八届残运会我市代表团获金牌24枚、银牌8枚和铜牌5枚,总分位列全省第六名。全年发行体育彩票7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