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达到12660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011万元,增长11.9%,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达到1115人,发放扶助金125.22万元,增长4.8%。 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8元,比上年增长9.6%,“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0.9%,比“十五”时期提高2.3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170元,增长5.9%,其中食品支出3390元,恩格尔系数为41.5%,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760元,比上年增长10%,“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9.2%,比“十五”时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1529元,增长1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42元,增长4.4%,恩格尔系数51.8%,比去年下降1.3个百分点。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3.99和28.44平方米。 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6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46.7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5.05万人,增加1.26万人,其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3万人,同比增加0.25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51.15万人,增加1.9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4.1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职工人数分别为29.9万人和32.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4万人和1.56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全市耕地面积307.15千公顷,比上年略有增加,其中水田面积246.18千公顷,旱地面积60.97千公顷。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94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54千公顷,绝收面积21.9千公顷。 水资源供应充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51.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9%,人均占有水资源1944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493毫米,年末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18亿立方米。 资源勘探稳步进行。全市共发现各类矿种74个,其中探明一定储量的有35个。全部矿床226处,其中大型矿床8处,中型矿床29处。石膏、钨、铅锌、锑、金、银、煤等矿产的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年产矿石量2000多万吨,产值接近30亿。 环境建设富有成效。大力增加环保投入,财政环保资金4.53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95%,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7%,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33046吨,比上年少排434吨,削减率1.3%,化学需氧量78920吨,少排2401吨,削减率3.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5个,面积120平方公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6.1平方米,城市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十一五”时期全市化学需氧量累计削减9357吨,削减率达到10.6%,二氧化硫累计削减5306吨,削减率达到13.8%,超额完成预定削减任务。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6千公顷,退耕还林面积1.7千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56.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自然保护区个数达到1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 安全生产持续好转。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442起,比上年减少87起,下降16.4%,死亡人数193人,下降10.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6人,下降21.5%;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62人,同比减少2人;煤矿百万吨煤死亡人数7.1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08起,死亡人数139人,同比分别下降28.2%和9.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2.91人,同比下降23.8%。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邵阳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0年人口数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的公报数据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