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表三: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完成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245621 3.2 #夏粮 842278 4.4 秋粮 403343 0.7 油料 10029 -5.1 #花生 7650 1.2 油菜籽 1540 -10.0 棉花 2424 -40.2 蔬菜 423284 5.8 水果 99360 8.0 肉类 81556 2.3 禽蛋 45320 14.8 水产品 25000 1.2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4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9%;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2895台,增长1.3%;农用拖拉机11.9万台,增长1.3%;农用运输车1.6万辆,增长2.7%。全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81.3千公顷,机播面积239.5千公顷,机收面积195.4千公顷。全年农药使用量1940吨,化肥使用量(折纯量)85520吨,农村用电量15827万千瓦时。年末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35.9千公顷。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着提高。年末全市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个共120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500个。无公害种植基地、绿色食品基地认定面积70万亩、无公害养殖基地认定规模303万头(只),培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56个,15种农产品获得安徽省名牌称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支柱地位更加突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5%;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家,总数达到657家。“十一五”时期,全市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比“十五”时期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51.2%提高到59.3%。在列入全市重点统计的41个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3个实现增长。其中原煤产量4734.9万吨,增长10.8%;洗煤产量1013.3万吨,增长7%;焦炭产量228.3万吨,增长9.2%;发电量84.2亿千瓦时,增长25.9%。六大主导产业全面增长,其中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陶瓷建材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5.8%、51.4%、25.6%、21.4%和46%。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89.7%,对工业增长贡献达到78.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5.3个百分点。 图4 “十一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表四: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完成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4734.9 10.8 洗煤 万吨 1013.3 7.0 发电量 亿千瓦时 84.2 25.9 小麦粉 万吨 81.0 99.4 配混合饲料 万吨 73.5 64.0 饮料酒 千升 154247 11.3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千升 39978 86.2 啤酒 千升 114269 -2.4 纱 吨 39789 10.2 布 万米 15344.5 64.8 印染布 万米 9588.1 -3.4 服装 万件 1814.6 12.5 焦炭 万吨 228.3 9.2 水泥 万吨 308.1 9.3 日用玻璃制品 吨 56721 39.3 企业效益显着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7.4亿元,增长64%;实现利税106.7亿元,其中利润45.5亿元,分别增长36.7%和55.7%;亏损企业亏损额3.8亿元,增长149.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6.5%,比上年提高22.6个百分点。产品产销率98.6%,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是2005年的4.2倍、4.1倍和10倍,“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33.4%、32.6%和58.5%。 建筑业稳步增长。 年末全市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7家,从业人员35169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7亿元,增长14.9%;实现工程结算收入47.1亿元,增长15.4%,竣工产值35.7亿元,增长14%;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3.56万元/人。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4.1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45.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在建施工项目88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67个,计划总投资891.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366.9亿元,增长30.9%。其中城镇项目投资311.5亿元,增长31.2%;房地产开发投资42.5亿元,增长35%;农村非农户投资12.9亿元,增长1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4亿元,下降17%;第二产业投资244.9亿元,增长37.2%;第三产业投资117.6亿元,增长21.8%。全年工业完成投资239.6亿元,增长35.3%,其中采矿业投资66.9亿元,增长2.6%;制造业投资165亿元,增长62.6%;电力行业投资7.7亿元,下降25.6%。“十一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3.4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总量的4.1倍;年均增长34.3%,分别比“九五”和“十五”时期加快16和19.2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增速最快的时期。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安排省“861”项目91个,计划投资62.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89.3亿元;安排“双百工程”项目165个,计划投资149.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69.5亿元。杨柳、青东矿井实现联合试运转;天象龙盟环保纸项目试生产;总投资50亿元的大唐淮北虎山电厂开工建设;国道311和省道303淮北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泗许高速公路淮北段加快建设。“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5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7.3%;2010年工业投资额相当于2005年的4.3倍。临涣焦化一期、孙疃煤矿、口子工业园、宝迪食品、山河智能、龙盟造纸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牵动全局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图5 “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增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