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6-25 镇江市统计局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7.08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规模以上投资1031.43亿元,增长23.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49.35亿元,增长23.5%。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1.99亿元,增长28.4%;第二产业投资792.93亿元,增长25.0%,其中工业投资777.28亿元,增长24.4%;第三产业投资512.16亿元,增长42.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1.7:62.8:35.5,调整至1.7:59.7:38.6。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10年,全市在建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80个,比上年增加59个,完成投资599.46亿元,比上年增长53.6%,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13个,比上年增加38个,完成投资237.01亿元,比上年增长71.2%。120个市重点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45.1亿元。其中:8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建设72个,开工率为90%,完成投资227.7亿元;32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16.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0.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强势推进,完成投资146.55亿元,比上年增长33.7%。

房地产市场平稳向好。201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1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180.9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0.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920.82万平方米,增长11.9%;商品房竣工面积212.8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79.92万平方米,下降29.3%;商品房销售面积374.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00.74万平方米,下降27.4%;商品房销售额203.66亿元,增长8.9%,其中住宅销售额154.94亿元,下降6.5%。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旺销。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30.93亿元,增长19.0%;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8.59亿元,增长16.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99.46亿元,增长17.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5.08亿元,增长35.1%;住宿业实现零售额4.98亿元,增长19.0%。

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汽车类消费品实现零售额62.2亿元,比上年增长48.2%,全年新增私人上牌汽车4.65万辆,比上年增加1.55万辆。全年食品、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家用电器消费品实现零售额分别增长20.8%、14.1%、77.7%、39.0%、28.3%和19.4%。延续消费鼓励政策,全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累计销售17.73万台和24.51万台。

【对外经济】

外贸高开回稳。2010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81.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进口总额34.03亿美元,增长36.6%;出口总额47.51亿美元,增长34.2%。分注册类型看,国有、外商投资、私营企业完成出口总额4.9亿美元、26.79亿美元和14.5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5.6%、30.3%和41.2%。分外贸地区看,亚洲市场完成出口总额22.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8%,其中:对香港、印度、日本、韩国、台湾、东盟出口总额2.36亿美元、2.48亿美元、4.77亿美元、2.41亿美元、2.14亿美元和4.02亿美元,分别增长80.4%、30.0%、14.9%、46.4%、168.1%、21.2%;欧洲市场完成出口总额10.54亿美元,增长40.4%,其中欧盟出口总额8.4亿美元,增长32.2%;美国市场出口总额7.76亿美元,增长14.4%。分外贸产品看,机制纸及纸板、机电和高新产品完成出口总额8.1亿美元、15.49亿美元和1.82亿美元,分别增长9.6%、35.1%和140.7%。

外资发展稳定。2010年,全市新批工商注册外商投资企业138家,比上年减少26家;新批千万美元以上项目86个,比上年减少13个;协议利用外资23.2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1%;实际利用外资16.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全年完成服务外包合同额2.54亿美元,执行额1.62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41.3%和159.4%。

外经有效拓展。2010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24家,中方协议投资2亿美元,增长4.7倍;新签外经合同额3.53亿美元,增长11.5%,实现营业额3.19亿美元,增长17.9%。全市离岸外包合同额1.6亿美元,执行额9000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64.0%和117.6%。唐邦机电、大全新能源分别在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交通、邮电、旅游业】

城市交通不断完善。2010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入90.58亿元。沪宁城铁镇江段建成通车,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开通运营,京沪高铁、宁杭高铁、泰州大桥及东接线、338省道镇江段建设进展顺利。年末拥有标准营运车辆1246标台,营运线路68条,营运线路总长度1027.6公里,日客运量25.2万人次;拥有出租汽车1253辆。全年调整优化市区公交线路16条,新辟公交线路6条,新开通大运量公交3号线,新增大型公交车153辆,更新城乡专用公交30辆。

运输能力稳步提升。年末全市公路里程6936公里,比上年新增2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4公里。全年完成旅客、货物运输量1.53亿人次和1.02亿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5.0%、8.8%;完成旅客、货物周转量97.98亿人公里和68.43亿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22.2%、18.8%。年末全市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207个,其中万吨以上泊位34个,全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22亿吨,比上年增长20.4%,其中: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1.06亿吨,比上年增长22.0%。

邮电通讯较快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3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4.08亿元、邮政业务总量4.1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7%、10.4%。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5.3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电信业务收入22.96亿元、邮政业务收入2.4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9%、19.3%。全年邮政发送函件2735万件,比上年增长8.0%。年末全市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13.7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3.88万户。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2010年,全市组织开展“魅力东方迎世博—走进镇江”系列旅游推介活动,与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7集镇江专题旅游片,成功举办“迷笛”音乐节、“春风又绿江南岸”旅游节。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30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8家;拥有旅行社84家(其中国际社3家);旅游星级饭店50家(其中四星级以上9家)。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2780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1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4.0%和34.9%。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63.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99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1%和10.0%。

【财政、金融、保险】

财税收支平稳运行。2010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38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36.0%。税源经济得到改善,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非税收入完成110.87亿元和27.2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3.7%和45.9%,占比重分别为80.3%和19.7%;国税、地税完成32亿元和80.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8.8%和36.73%;增值税、营业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完成20.84亿元、35.15亿元、14.17亿元和5.52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4%、33.9%、63.9%和34.3%。全市完成财政总支出298.22亿元,比上年增长28.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5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8.3%,民生支出得到优先保障,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和环境保护支出比上年分别增长23.2%、39.6%和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