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0年,全市生态市(县)建设达标全面冲刺,各项生态城市创建目标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全年完成环境保护建设投资7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占GDP比重3.8%。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复核评估,辖市区生态创建接受省级技术评估,33个镇(街道)达到国家级生态镇考核标准,创成省(市)级生态村92个、绿色学校245所。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提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89.6%,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启动“蓝天工程”,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建成运行,年检测车辆3.5万辆,以旧换新1700辆“黄标车”,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0.7%;全年新造林地11.89万亩,森林覆盖率21.5%,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100%;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年分别削减2.6%和4.0%,完成省下达的减排任务。 【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发展保持稳定。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70.71万人,比上年增加0.83万人,其中:男性135.16万人,减少0.03万人;女性135.55万人,增加0.86万人。当年出生人口21247人,人口出生率为7.86‰,出生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为1.066:1;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7‰;死亡人口21053人,人口死亡率为7.7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7‰,比上年下降0.73个千分点。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75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74元,增长12.8%。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080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48元,比上年增长11.2%。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0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7平方米。城乡百户家庭拥有电脑66台、电话拥有量310部、汽车5.3辆,恩格尔系数为39.6%。 社会保障能力提升。2010年,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参保人数为68.91、43.27和75.45万人,比上年分别增加6.18、0.38和4.08万人,保险覆盖面分别98.2%、98.4%和99.2%,累计发放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金14.9亿元、0.57亿元和6.8亿元。新型农村养老参保人数38.1万人,参保率95%,老年居民养老补贴25915人,发放金额1120万元。市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调增至960元/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调增至1427元/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分别调增至380元/月和250元/月,城乡低保人数4.41万人,累计发放低保补贴6755万元。 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市慈善总会及各分会募集善款76389万元,比上年增长55.4%;全年救助支出3036万元,比上年增长93.2%,救助3.91万人次。全市福彩销售2.25亿元,比上年增长50%。 注: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除注明按可比价格计算外,均按现行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