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北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波市江北区统计局 2011年1月 2010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创业创新”和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的战略部署,深入开展“建设提速年、产业提级年、工作提效年”三个年活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块和项目建设、城乡统筹改革三大攻坚行动,加快构筑“创新江北”和“绿色江北”两大平台,大力实施城乡一体综合配套改革和慈城镇发展卫星城市建设两项试点,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平稳,产业结构优化。经宁波市统计局下管一级初步核定: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9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74.8亿元,增长15.7%,工业增加值64.1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111.6亿元,增长15.9%。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5:39.1:58.4。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84.0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7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19.5%;中央财政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11.4%。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增财力主要投向民生领域。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4亿元,增长16.6%。全年民生领域投入8.2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教育3.4亿元、医疗卫生1.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0亿元、农林水事务1.3亿元、科学技术1.0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0.3亿元。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34.8%,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二、农业、农村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亿元,增长1.9%。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1万亩,减少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5万亩,减少0.08万亩;果用瓜种植面积0.8万亩,减少0.07万亩;生猪出栏6.1万头,减少0.5万头。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产量 比上年增长% 蔬菜 63277 -1.8 肉类产量 7229 -8.7 牛奶产量 6682 22.2 新农村建设方面有新突破。提升示范村创建。以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全年完成市级小康村2个、2家省市级兴林富民示范村、2个省级绿化示范村、3个市级绿化示范村。12个区级典型示范村全部通过验收,已逐步成为我区新农村形象的重要窗口,形成了具有江北特色的新农村建设。80个村申报(复查)创建区级“星级卫生示范村”,其中申报四星级或五星级卫生示范村的占53%。稳步推进农村社区服务。全区累计共建成农村区域服务中心2个,今年新增行政村服务中心20个,目前实际覆盖行政村41个,覆盖率达41.8%。全区已建成37个农村行政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2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有530名困难老人享受政府买单的“基础性”和“选择性”上门照料服务。农村改革有力推进。今年13个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累计全区已将达86个村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占总村数的78%。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9.9亿元。其中540家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增长47.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9%;实现销售产值373.8亿元,产品产销 率达到97.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1.3亿元,增长48.8%;实现利税总额25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8.1亿元,分别增长16.8%和12.8%。 工业结构加快优化。26个工业行业中,上10亿元行业12个,分别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共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37.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前六大行业 单位:亿元、% 行业 工业总产值 增幅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46.3 86.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1.4 22.7 通用设备制造业 23.8 27.5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3.4 46.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 18.0 44.4 纺织业 15.5 26.1 注: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大小排列。 建筑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0.4亿元,增长35.6%。全年房屋建筑新开工面积424.9万平方米,增长13.2%;竣工面积105.7万平方米,增长11.0%;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0.6万元/人,同比下降2.8%。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0年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3.1亿元,同比增加18.6%,制造业投资11.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26.8亿元和房地产开发投资63.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9.1%、21.7%和51.9%,三项投资额增幅分别为-13.1%、-1.4%和54.3%。 城乡建设不断推进。积极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累计完成拆迁268万平方米,其中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年拆迁总量突破100万平方米。2010年市政道路建设续建和新建项目共计12项,完成投资10亿元。其中,丽江东路、华业街二期和大庆南路北延一期工程现已全线贯通;机场路北延工程稳步推进施工,今年完成投资3.4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30%;环城北路改线段完成道路红线内的建发木业、云海塑胶、石材市场和公交场站的拆迁,继续推进道路施工;云飞路一期进行征地拆迁工作;宝庆路工程作为万达广场配套道路,克服施工条件复杂,工期紧等困难,于11月底建成通车;丽江西路一期完成造价报批,正在进行扩初批复报批,二期完成规划用地报批,正在进行设计招投标;洪塘西路完成施工图设计;锦绣江花北侧路一期配合做好拆迁,并实施施工监理招标;三和嘉园北侧绿地建设完成;应家经济适用房北侧规划路正在进行农转用报批,并完成扩初设计。积极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了09年度经济适用申购户审核审批购房及售后余房补选工作。做好2010年经济适用房房源筹集工作,于11月底启动2010年经济适用房销售登记工作,推出销售经济适用住房425套。推进老小区整治工程。今年整治范围为双东坊小区(二期),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房屋74幢,住户2822户。整治工程于4月22日进场施工,于9月底完成施工并通过竣工验收。积极推进应家经济适用房建设。一期项目已进入主体工程扫尾阶段,分户验收工作全面展开,并实施绿化、市政等配套设施施工,全年完成投资3.35亿元。二期项目,正在实施地下室施工,全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