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东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8-29 宁波市江东区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六大经济、旅游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2010年,宁波书城、海上国际影城、苏宁电器、颐高数码等项目开业,第四届美食节、汽车文化节、超市节等商贸活动相继举办,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3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汽车类商品延续上年旺盛的销售势头,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45.6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占全区批发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超过34%,分别拉动全区及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7个和11.6个百分点。引进的大项目如香格里拉大酒店、银泰百货、苏宁电器、银泰百货成为我区消费品零售市场中的新生力量,实现零售额5.3亿元,拉动全区零售总额增长3.8个百分点。商品市场交易保持活跃,全年实现成交额2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亿元市场实现成交额2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楼宇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全面完成“重点楼宇三年行动计划”,楼宇单位产出达到3.1元/天/平方米,税收千万楼35幢,亿元楼实现零的突破,楼宇税收占全区财政收入达到50%左右。举办首届江东商务楼宇邻里节,试点推出健康城楼宇白领心理服务中心、泰富广场、兴业大厦、会展中心等首批楼宇综合服务中心。

“六大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金融业继续稳步发展,50%的市级分行以上银行机构入驻江东,韵升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良好。金融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3%,规模总量和发展速度均领先于其他服务业行业。限额以上金融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5.0亿元,利润总额9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6%和78.0%。航运物流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地中海航运、总统轮船等9家世界班轮前二十强龙头,以及挪威、韩国、美国等三大船级社入驻江东,宁波国际航运中心船舶交易市场开始筹建,“江东物流新干线”航运服务网站正式推出。会展水平日趋提升,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我区顺利举行,全区会展企业数占全市的70%,累计展出面积达262.9万平方米。成功举办第四届宁波美食节、家博会、农博会、服博会等大型展会。中介服务经济提速发展,吸引宁波市人力资源协会、杰艾等机构落户,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已占全市总数的1/3以上。科技信息经济不断提升,培育组建物流信息技术、汽车零部件科技贸易等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立江东区信息产业行业协会。文化创意经济加快发展,尚方影视、元鼎时代、民和文化、飞越时空等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和丰创意广场目前共有76家工业设计创意类企业达成入驻意向,欧琳、西摩等企业将设立设计中心。服务业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3个平台成为省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和丰创意广场等四大城市综合体被评为市首批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

旅游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接待入境旅游者4.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0%;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814.4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337.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六、对外经济、合作交流

进出口总额取得新突破。2010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5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9%,其中出口总额39.6亿美元,进口总额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0%和59.5%。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7%;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3%。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出口额为38.2亿美元、1.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7%、127.7%。

对外经济合作有序推进。2010年,全区完成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23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9家,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6038.8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395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3.1%。

服务外包发展迅速。2010年全区完成服务外包总额1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3%,居全市第二位。其中离岸外包业务额430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8.0%。服务外包企业44家,从业人员2489人。

利用外资水平跃居全市前列。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3.6%;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8%。引进了DHL、日本邮船等世界500强分支机构、普华永道等一批知名企业。

内资企业平稳增长。2010年,全区共引进内资企业1884家,比上年增长28.7%;实收资本51.1亿元,比上年减少17.6%。其中,引进第三产业企业1859家,比上年增长28.4%,实收资本50.0亿元,比上年减少18.5%。

七、科技、教育、人才

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创新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科技人才周、中国专利周宁波周活动已成为引才引智的特色品牌,江东科技创业中心成为首批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3家,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9家。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突破百件,达到107件,占专利总量的11%,居各县市区首位。发明专利授权指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宁波韵升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单位;神化化学等企业的6个项目列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5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吉品科技等企业主持或参与了50余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宁波建工、向阳渔港、轿辰集团等一批企业上市步伐加快,企业上市梯队基本形成。

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年末全区共有29所幼儿园,在园幼儿9381人,教职工1202人;小学21所,在校学生21008人,教职工1192人;中学7所,在校学生8478人,教职工664人。目前全区拥有特级教师5名、市名教师8名、区名教师25名,市学科骨干教师30名、区学科骨干教师77名。全区现有幼儿园29所,在园幼儿9457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到95.95%;初中入学率100%,完成率98.6%;共有16所中小学区级以上教育特色项目学校。校舍安全工程有序推进,完成8所学校近3万平方米抗震加固改造工程。教育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微格教室学校配置率达到84%,8所学校成为省第二轮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面启动健康促进学校计划,曙光中学成为全市第一所“中国/WHO健康促进学校”金牌学校。扎实推进学生护眼工程。在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4项,省级奖项34项,市级奖项534项。李惠利小学成为省创新型学校,一名教师成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十佳优秀教练员。社区教育有效提升,举办第四届社区教育节,参加群众超过10万人次;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个街道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