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东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宁波市江东区统计局 2011年1月31日 2010年是国内外宏观环境十分复杂的一年,是江东经济从率先回升向好进入平稳较快增长的一年。一年来,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转型升级主线,深入实施服务强区主战略,调结构促发展,抓改革求创新,惠民生保稳定,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转型升级持续加快,经济活力显着增强,社会民生不断改善,节能降耗取得成效,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31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幅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3亿元,比上年增长2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工业增加值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2.8亿元,比上年增长8.6%。扣除烟厂后,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9.3%,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1:22.1:77.8。 江东区生产总值分行业情况表 指标名称本年实绩同比±% 生产总值(亿元)317.5 10.3 生产总值(不含烟厂)247.8 9.3 第一产业0.3 25.1 第二产业54.7 11.5 其中:工业29.0 11.5 建筑业25.7 11.4 第三产业192.8 8.6 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0.8 12.4 批发和零售业 34.1 11.6 住宿和餐饮业6.9 12.2 金融业68.1 17.3 房地产业26.5 -22.0 其他服务业46.4 11.1 注: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三次产业构成比例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全区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7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地方财政收入3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7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住房保障、文化体育与传媒、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82.2%、210.3%、92.7%和27.7%。 经济主体平稳增长。全区全年新设立企业2373家,新增注册资本(金)5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和48.1%。新设民营企业2370家,占新设企业总数的99.9%。在新设立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1879家、分公司328家、外资企业及分支104家。全年共注销企业685家(含市局),比上年增长35.1%。年末实有企业12537家,注册资本(金)53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2%、18.0%。个体工商户16090家,比上年增长0.4%;资金数6.8亿元,比上年增长5.3%;从业人员30735人。 价格水平总体上扬。2010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7%,八大类价格指数呈现“五升一平二降”格局,其中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五大类价格指数分别上升7.9%、3.9%、0.9%、0.3%和7.3%。消费品价格涨幅远远高于服务项目。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为113.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8.9%。市区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5.7%,其中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为109.2%。 二、农业 农业产值略有增长。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16万元,比上年增加1186万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0.3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合作社经济稳步发展。2010年,全区拥有股份经济合作社27个,集体资产总量达到了69.3亿元,比2009年底的54.3亿元增加了15亿元,增幅为27.6%,社均总资产2.57亿元;净资产达57.0亿元,比2009年增加了12.4亿元,增幅为27.8%,社均净资产达到了2.11亿元。全年合作社经营性收入5.69亿元,比上年增长9.8%。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产销快速回升。2010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98.2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34.2%。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84.5亿元,比上年增长34.8%。产销率达到99.44%。扣除烟厂后,实现工业总产值98.9亿元,比上年增长3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6.0%。 工业结构加快调整。扣除烟厂后,全年规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总产值28.5亿元,比上年增长30.1%;重工业完成总产值57.6亿元,比上年增长39.1%,增速比轻工业快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之比由上年的1∶1.89变化为1∶2.02。创新能力继续提高,全年规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6.9亿元,比上年增长97.9%。 工业效益持续提升。2010年,全区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8.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4.9亿元、利税总额86.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2%和20.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为474.4分,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到18.7%。 建筑业产值高速增长。2010年,全区71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1.0亿元,比上年增长45.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8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1%。竣工产值112.1亿元,比上年增长61.7%。实现利润总额4.7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0.6%。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服务业投资131.8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占全区总投资的比重为99.1%。完成民间投资37.4亿元,比上年增长35.0%,高出国有控股投资增幅3.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8.1%。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9.5亿元,比上年增长33.1%。商品房销售面积21.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60.8%。商品房销售额29.7亿元,比上年减少58.7%。东部新城全年完成投资70.4亿元,比上年增长62.7%。 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安居工程稳步实施,建成安置房面积250万平方米,安置拆迁群众1.5万余户。城区路网框架进一步完善,建成了惊驾路、沧海路等主干道路和全市首条公交专用道;沧海路江东段全线贯通;曙光北路(惊驾路-中兴北路)一期工程、徐戎路(姚隘路-惊驾路)等2条断头路,福明家园中间道路、兴宁路42弄延伸段和永达路南侧路工程等3条配套道路实现开工;中山东路贤良巷口等6个卡口项目建成投用;百丈东路909弄、兴宁路、桑田路交叉口改造工程顺利完工。火车东站配套工程施工全面完成。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江东段7个站点全面开工。福明路站--世纪大道站盾构区间隧道率先单向贯通。以世博迎宾线路为重点,开展市政设施修缮、环境美化等活动,完成江东北路(百丈路-杨柳街)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