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洞头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年出口贸易额5434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8.1%,增加1家流通出口企业。“十一五”期间,我县外贸出口渠道没有明显拓宽,出口产品仍以水产品、化工、汽配和医药品为主,外贸依存度为11%,较“十五”期末下降1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出口依然是我县经济发展的短腿。 积极实施旅游精品工程,狠抓旅游重点项目攻坚和省级旅游经济强县创建两大载体,做强做特做活旅游产业。全年完成接待游客213万人次,同比增长20.6%,实现社会旅游综合收入达9.16亿元。2006年半岛通车,我县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当年游客接待量超过前四年总和;2009年通过国家旅游局考评,成为全国唯一以县域命名的4A级旅游景区;五年期间,全县各旅游景区(点)累计接待829万人次。 六、交通、邮电和电力 港航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陆岛交通建设项目基本建成,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展顺利,77省道延伸线、大门大桥一期主体工程相继启动,港口资源优势逐渐显现,交通业持续发展。2010年,全社会客运量113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0.7%,客运周转量14670.7万人公里,增长22.9%;完成全社会货运量854.9万吨,增长49.4%,货物周转量831684万吨公里,增长82.8%;港口货物吞吐量486万吨,增长27.0%,其中外贸吞吐量71.6万吨,下降4.3%。“十一五”期间,海运能力大幅提高,2010年末海运船只137艘,运力规模达33.7万吨,较上年增长46.1%,较“十五”期末增长4.1倍。 2010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7293万元,较上年增长9.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76万元,同比增长14.3%;电信业务收入2431万元,增长0.7%。年末邮政局(所)数5个,邮路单程总长117公里,农村邮路5条,城市投递段道6条,农村投递路线条数20条,步班投递路线条数8条。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电力供应建设,电网安全平稳运行。2010年,全年用电量15476万千瓦时,较上年增长10.3%;其中工业用电5253万千瓦时,增长15.9%;第三产业用电2594万千瓦时,增长31.9%,保持电力消费与经济同步增长。“十一五”期间,电力建设投资7750万元,完成35kV线路改造,线路全长51公里,其中海缆13公里;完成35千伏大门、35千伏元觉变电所增容改造,变电容量比“十五”期末增加了50%;对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进行新建和改造,完成新建和改造线路120公里,新增配变容量1.2兆伏安,圆满完成了“户户通电”工程。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5.22亿元,较上年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4亿元,增长20.5%;纳税综合排名20强企业税收累计入库3.36亿元,对财政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十一五”期间,出台多个优惠政策努力引导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夯实税基,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较“十五”期末增长1.9倍,年均递增23.8%;贡献较大的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2010年达3.84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74%,有力拉动我县财政持续增长。 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56亿元,较上年增长33.6%;其中当年本级支出5.51亿元,增长62.0%。全县用于民生事业方面的各项支出达到6.59亿元,同比增长50.1%,占到全县财政总支出的77%,当年新增财力中90%以上用于民生方面支出。“十一五”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较“十五”期末增长1.8倍,年均递增23.1%;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保障民生事业。 金融环境宽松中趋向稳健,存贷规模不断扩大,地方金融改革与创新不断深化,成立首家小额贷款公司。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61亿元,较上年增长19.3%,存款规模较上年扩大5.3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6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96亿元,较上年增长25.6%;贷款规模较上年扩大5.7亿元,是“十五”期末的3.9倍。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17.4亿元,较上年增长37.7%,中长期贷款10.5亿元,增长10.1%,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学前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更加均衡。2010年,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7所,专任教师数947人,在校学生11824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95.51%,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和99%,初升高比例保持98%,普职比为1:1,初中毕业生学业成绩综合水平居全市第五。建成洞一中学生宿舍楼、城关一小综合楼、霓北小学教学楼、实验中学综合楼、新二中教学楼和实验楼等六个项目,总面积18954㎡。 积极实施《洞头县教育“十一五”规划》,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教育事业有序发展。教育普及程度显着提高,15年教育普及率超过9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0%以上;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扩大,2010年财政对教育经费投入1.4亿元,较“十五”期末增长2.8倍;教育设施进一步完善,2008年通过省级教育强县复查,6个乡镇均为省市级教育强乡镇,12所学校成为省标准化学校;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生均图书册数、生机比等指标名列全市前茅。 努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引导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促进传统产业提升和结构优化。2010年安排科技计划项目经费800万元,科技立项57个;全县专利申请61件,授权40件;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1.4亿元,新产品产值率3.1%,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组织了由14家大院名校专家教授组成的服务团来洞头开展科技服务和项目对接。“十一五”期末,我县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省农业科技企业7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市级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海岛群众文体生活丰富多彩。2010年,成功举办“乡村世界-走进洞头”、妈祖平安节、首届读书节等节庆文化活动;“海洋动物故事”、“妈祖祭典”两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十一五”期间,相继建成老干部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综合性文化设施;建成省级文化示范村2个,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4个;拥有业余文体队伍已达133支;建立“一乡一韵”“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村居(乡镇)23个;县文化馆被评为全国二级文化馆,县图书馆藏书总量已达9.9万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