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丹徒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甲型H1N1流感应急防控。2009年5月初,启动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区政府成立丹徒区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协调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卫生局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防控指挥网络、应急处置网络和联防联控网络,组建应急队伍。有效地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3起和手足口病疫情2起。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规划和管理得到加强。编制了高新园区信息中心大楼、丹徒新城文化中心以及红旗山庄的规划设计等;完成了沪宁城际轻轨丹徒站站前广场规划、高新园区路网规划,辛丰镇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高资等镇部分村庄规划的修编,加强规划管理,从严把好规划选址、用地和工程审批关,抓好规划批后管理,全年共发送“一书两证”共72份,其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7份,完成报建面积约21万平方米。 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规划指导和服务,引导合理布局,提升整体形象,全年实现小城镇新开工量22.54万平方米,竣工量13.24万平方米,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2亿元;积极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示范村创建活动,高桥、谷阳、上党等镇通过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验收,辛丰石城村、世业世业村成功创成省级环境整治村,高桥康泰村、世业兴隆村、世业先锋村成功创成市级康居示范村。 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稳步发展。全年全区完成建筑业产值15.3亿元,占年计划的109.3%,同比增长15.9%;完成房地产开工面积45.9万平方米,占年计划的114.8%,同比增长18.4%。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基本稳定。年末户籍总人口28.14万人,比上年增加0.2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3.88万人;女性人口14.2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03‰,人口死亡率6.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8‰。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我区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4元,比上年增长11.3%;农民人均纯收入8862元,比上年增长10.5%。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下降4.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增长5.8%。 小康成果得到全面巩固。进一步做实、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老年补贴发放工作,放宽了老年补贴享受条件,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感受到惠民政策的温暖,共向32828名符合享受条件的老年居民发放老年补贴1697万元。积极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增参保7553人,实际缴费人数累计达到了50788人,参保率为75%,已有2709人开始享受退休待遇。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覆盖率达到了100%。我区已初步建成多层次、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就业再就业成效显着。全年累计为各类求职者提供岗位19800多个,新增就业人数53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8%以内,帮助2545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安置“4050”人员634人;共成功举办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被征地农民、退伍军人和就业困难群体等各类形式的招聘活动21场次,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589人,4000多名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或劳务输出。 注:1、有关部门数据由各相关部门提供。 2、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加值已发经普按现价计算,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比重均按2008年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口径进行了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