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常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8-26 苏州市常熟市统计局

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24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7%;重工业实现产值163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15.8 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之比为由上年的1:1.15调整为1:1.32,工业的重工化倾向显着。

经济效益持续提高。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2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盈利水平有所提高。

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数 量 比上年±%

电 亿千瓦时 210.42 7.9

纱 吨 66691 -13.2

布 万米 7263 -20.8

印染布 万米 61802 -0.4

服装 万件 23043 -1.0

人造板 万立方米 73.80 6.4

机制纸和纸板 万吨 209.52 -1.7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1609.06 -7.6

钢材 万吨 410.48 7.5

冷柜 万台 147.37 201.9

复印机械 万台 35.76 12.7

建筑业发展提速。2010年,全市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02.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51.3万平方米,增长14.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42.37万平方米,下降21.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237.4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3.9%,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完成201.7亿元,增长23.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5.8%,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转型成效突出。201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103.39亿元,比上年增长56.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43.6%。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4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工业投资的19.9%。全年新兴产业完成投资69.96亿元,占工业投资的29.5%。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2010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6.9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占服务业投入的43.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37.15亿元,增长59.3%;教育完成投资12.01亿元,增长150.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5.33亿元,增长56.5%。

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上行。2010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住宅投资60.91亿元,增长35.1%。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810.8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516.24万平方米,增长12.9%;房屋竣工面积251.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其中住宅为146.90万平方米,下降5.3%。

商品房销售大幅下滑。2010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09.8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155.96万平方米,下降27.7%;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56.33亿元,比上年下降6.0%,其中住宅销售额为110.05亿元,下降13.0%。2010年,全市二手房成交面积为110.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其中住宅面积为54.54万平方米,下降5.5%;二手房成交总额为3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住宅成交额为22.16亿元,增长12.3%。

五、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繁荣活跃。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71.17亿元,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47.5%,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26.63亿元,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0.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3.56亿元。从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95.55亿元,其中城区实现198.3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为55.1%;乡村实现零售额64.64亿元。

商品市场交易旺盛。2010年,全市商品市场成交额突破千亿元,达到10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从市场结构看,综合集贸市场实现172.75亿元,比上年增长5.7%;专业市场实现831.85亿元,增长19.7%。 其中,服装城实现成交额65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六、开放型经济

外商投资形势趋好。2010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48项,注册资本20.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2.8%;到账外资8.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

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7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3%。其中,进口56.65亿美元,增长46.5%;出口116.55亿美元,增长49.2%。从出口贸易的类型看,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占主体,出口额分别达47.86亿美元、60.86亿美元,分别增长52.5%和56.7%。从国别看,亚、欧、北美是主要出口目的地,出口额分别达35.48亿美元、30.8美元、38.24亿美元;拉丁美洲、大洋洲是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增幅分别达97.6%和59.0%。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出口的主打产品。2010年全市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达67.61亿美元、41.18亿美元,分别增长60.6%和51.8%,占出口额的比重分别达到58%、35.3%。

外经合作加快拓展步伐。建办境外企业稳步推进。2010年,全市建办境外企业11家,中方协议额达420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1%。对外承包工程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境外劳务及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达72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8%;完成营业额达7280万美元,增长25.8%。

服务外包业务有新突破。2010年末,全市服务外包企业共35家,实现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和离岸执行额分别达到6250万美元、3357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2%和63.6%。

七、交通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较好发展,综合运输能力继续提升。2010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机动车辆33.78万辆,其中汽车16.69万辆,比上年增长23.5%,私家汽车拥有量13.34万辆,增长26.2%。2010年,全市客运量实现5422万人,比上年增长8.7%,旅客周转量为23.52亿人公里,增长10.3%;货运量实现1625万吨,比上年增长14.7%,货物周转量为18.51亿吨公里,增长16%。2010年,常熟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040万吨,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944万吨,增长10.5%;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0.82万标箱,下降7.8%。

邮政电信业务持续扩大。2010年,全市实现邮政业务总收入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特快专递业务迅速发展,全年发送197万件,增长27.1%。2010年,全市本地电话用户50.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5.96万户,比上年增加16.86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25.1万户,比上年增加4.6万户。2010年,全市实现电信业务总收入18.36亿元,比上年增长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