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宜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8 襄阳市宜城市统计局

外贸:2010年,全市实现外贸出口总额817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2.4%。在出口产品中,粮油食品类5148万美元,增长70.8%;纺织服装类2915万美元,增长7.2%;化工五金及其它类113万美元,增长303.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3%、35.7%和1.3%。

“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3.68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2倍;五年间年均增长20.2%,高于“十五”时期平均增速9.3个百分点。外贸出口总额累计达到2.53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4倍。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6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7.5倍。

六、交通、邮电

交通:2010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3.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年末实有出租汽车141辆。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10444辆,比上年末增长42.7%。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857万人次,增长2.6%。全年货物运输量786.6万吨,增长16.9%。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4740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3.3%;完成货运周转量97647万吨公里,增长90.7%。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182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1.3公里,二级公路220.21公里,三级公路236.11公里,高速公路33.4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100%。

邮电: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187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270万元,增长19.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89万户,比上年增加1545户;移动电话用户25.91万户,比上年增加3.86万户,电话普及率为59.5部/百人,增长3.9%。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3.15万户,比上年增长89.5%。全年报刊期发数74.72万份,增长20%,特快专递5.42万份,增长54.5%。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8748万元,比上年增长35.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453万元,增长45.5%。其中:国税完成2779万元,增长22.2%;地税完成19016万元,增长51.4%;财政完成18658万元,增长43.8%。税收收入20834万元,增长47%,全年财政支出152086万元,增长16.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2.7%、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01.4%。

财政总收入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156.5%,年均增长20.7%,地方一般预算比“十五”末增长184.2%,年均增长23.2%。在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20834万元,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225.8%,年均增长26.6%。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51.5%,比2005年提高6.6个百分点。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1.28亿元,比年初增加15.9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94亿元,比年初增加11.16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89亿元,比年初增加7.78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14.91亿元,比年初增加4.15亿元。

金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及贷款余额分别比“十五”末的2005年增长了170.6%和160.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比“十五”末增长137.3%。

保险:全市财险寿险两家保险公司全年完成保费收入6455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38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017万元。全年赔款及给付1597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963万元,人身险赔款支出634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2010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46所,幼儿园131所,在校学生58175人,比上年减少297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26857人,同比减少1462人;职业高中在校生3917人,同比增加137人;小学在校生27401人,同比增加1692人;幼儿园在园人数7779人,同比增加1048人。2010年,我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100%和98.4%,巩固率为100%和98.1%,“两基”达标再创新高。优化特教育人环境,2010年,我市三类残疾生应入学43人,实际入学43人,入学率为100%;提升职教办学效益,我市职业教育步入良性化发展轨道。2010年,市职业高中875名职教毕业生顺利就业,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五园创建深入推进。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有书香校园31所,艺术校园10所,科技校园11所,平安校园52所,快乐校园34所。

教学质量大幅提升。2010年全市参加高考统考考生4832人,上省线人数4491人,上省线率为92.9%,上本科线人数2953人,上本科线率为61.1%。全市600分以上考生67人。一本、二本、三本上线率较上年分别提升了8.7、6.9和5.5个百分点,创下了襄阳县市区理科高分段、理科应届重点线人数、本科升学人数等十项第一,取得了文科一类上线人数和职高本科上线人数的新突破。2010年我市参加中考统考考生4867人,上市一中线人数981人,上市二中线人数2096人,上市三中线人数2964人,上市四中线人数3318人。2010年我市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上线率较上年分别提升4.9、8.2、13.3和10.2个百分点,中考综合评价位居襄阳县市区前列。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位居襄阳市第一,保持襄阳市领军地位。

科技:2010年,全市拥有科技活动机构5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397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6994人。全年安排科技攻关项目37个,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3项,其中为楚台食品有限公司申报科技富民项目1项,既“优质鸭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已经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评审,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3项,组织申报湖北省科技示范基地示范企业5个,目前已有天鑫公司、襄大公司、楚台食品获得省科技厅批准为科技示范基地或科技示范企业并授牌,有5项科技成果获得襄阳市政府奖励,申报2010年度科技成果奖励项目6项,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3次,完成专利申请量160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进入关键时期。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2010年,全市拥有群艺馆、博物馆、图书馆、剧团各1个,文化站10个。全市文化事业欣欣向荣,群众文化有声有色,为了迎接宜城市“友好城市乒乓球邀请赛”的举办,全市组建了31支腰鼓队,共1300多人,5月份举办了宜城市首届千人腰鼓队大奖赛,社会各界共一万余人观看了表演;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成了传统医药《邱氏医药》的文本图片音像申报工作及“襄阳花鼓戏”、“宜城兰花筒”、“赶象”等三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的申报工作,明确了5名省级名录传承人;文博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博物馆建设后续工程,5月中旬顺利完成了馆藏文物的搬迁,12月中旬免费对外开放;专业文化好戏连台,花鼓戏《云梦之会》、《悲秋》,豫剧《打神告庙》、《逼休》4个剧目,11月9日参加第九届湖北戏剧“牡丹花奖”比赛,挖掘、整理、编排了楚国宫廷腰鼓《楚宫鼓韵》;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全年送戏下乡演出120场,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