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安宁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增长较快。全年全区建筑安装工程投资2.51亿元,同比下降23.1%,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9%。全区共有建筑施工企业12家,施工房屋总面积473.89万平方米,竣工房屋总面积51.5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在国家投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投资结构趋于优化,速度趋于平稳。2009年全区施工项目共167项,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7亿元,同比增长20.15%。新开工项目119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03亿元,占全部投资额64.8%。在全区投资额中,非公有制经济投资额达27.79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1.05%。 分注册类型看:国有及集体经济完成投资39.91亿元,占城镇投资额的58.9%,股份及其他经济完成投资27.79亿元,占城镇投资额的41.1%。 第三产业投资占主导地位。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二、三产业投资比例为20:8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3.58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4.1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80%,第三产业依然是投资的主体。 房地产业下降幅度趋缓。房地产业完成投资9.4亿元,同比下降2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3.84%。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6.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91.3%,商品房销售额11亿元,同比上升97.9%。2009年全区商品房销售均价达4124元,比2008年商品房销售均价3986元增长3.46%。 五、商贸 2009年,全区纳入商贸、餐饮业统计的单位共有4029户,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9户,限额以下企业220户,个体户3790户。全区有效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措施,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8亿元,增长20.34%。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累计实现销售额79.57亿元,同比增长10.19%,实现零售额22.18亿元,同比增长22.14%;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91亿元,同比增长11.4%。 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累计实现零售额12.45亿元,同比增长40.96%。北京华联商品销售旺盛,同比增长7.25%,其中:食品、烟酒类同比增长6.79%,服装、日用品类同比增长9.32%;欣大烟草同比增长41.56%;汽车销售企业与去年相比零售额大幅回升。汽车业累计销售额7.88亿元,占限上零售额的63.29%,同比增长47.07%。 六、财政、税收、金融、保险 地区性财政收入完成9.05亿元,同比增长14.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长25.06%。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2.6亿元;非税收收入1.16亿元。 财政支出累计达到7.06亿元,增长24.16%。其中:农林水事物支出0.37亿元;科技、教育、卫生支出1.31亿元;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1.28亿元。 税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国税局完成收入1467万元;国税涉外分局完成收入58万元;地税局完成税收收入24875万元;地税涉外分局完成收入380万元。 金融业保持平稳运行。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27亿元,比去年增加16.91亿元,增长31.6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47亿元,增长22.6%。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2.05亿元,增长33.49%,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达近10年来最高增速,说明了金融对安宁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6395万元,其中,人身保险费收入3782万元,财产保险费收入2613万元,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偿资金1839万元。 七、城市建设、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综合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能力显着增强,城市品位和形象明显提升。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完成了570#规划路南段的征地拆迁;建成了总投资2.47亿元的533#和513-1#规划路,532#规划路的建设正在加快进行,已完成投资1.4亿元。投资572万元,完成了15条小街巷的改造;投资45万元,对22条洪道进行了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清淤1.56万立方米;投资350万元,对辖区市政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水、电、热、气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建8座公厕全部投入使用,在全市率先安装地埋式果皮箱200个,城市承载能力显着提高。 城区美化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完成全民义务植树53.5万株,补植造林5120亩,栽植各类苗木19.22万株,摆放盆花20万盆,破墙透绿812米,新增城市绿地12.5公顷,全区绿化覆盖率达34.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87平方米。 深入实施“特殊工程”、“蓝天计划”,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我区被评为全市节能降耗先进单位。全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强烟尘控制区建设和监管,烟控区内锅炉烟尘浓度达标率100%。加强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控制,确保达标率达到100%。加强工业废气的治理,进一步提高工业污染源达标率,加大了对现有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减少了工业废气和烟尘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的污染。 八、科技、教育、广播、卫生、体育 科技创新积极推进。全方位开展产学研联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五大科技孵化园功能日趋完善,71家入孵企业实现产值3.5亿元,兰州新城科技孵化大厦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全年申报各类科技项目800多项,争取资金1900多万元。 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全省首家应用抗震支架技术的长风小学项目主体竣工,沙井驿地区教育资源顺利整合;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城市免除杂费政策,小学生入学率、毕业率、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生入学率达到100%,高中入学率达到72.77%以上。全区纳入统计的大中专院校13所,其中大专以上院校8所,中专学校5所,2009年在校学生149231人,教职工9852人。全区共有中小学38所,在校学生24556人。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广播影视数字化不断加强。加快完善广播电视用户服务体系,规范服务程序和方式,建立了24小时服务热线,实行服务承诺制;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8%,新增数字化用户5000户;全区调频广播站2个,标准化街道广播站6个,卫星地面接收站12个,电视覆盖率100%,广播覆盖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8%,新增数字化用户500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