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安宁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医疗基地建设取得实效。深入推进“卫生进社区”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21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达到182个。全区共有医疗机构34个。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了兰州元宵节焰火晚会、兰州桃花节等大型节会,区影视文化中心开工建设,区文化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建成使用,新建2处群众健身场所和11个“农家书屋”;学校文化体育工作有声有色,开展各类中小学“达标活动”,全区中小学施标率100%,达标率98%。 九、人口、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2009年,全区户籍总人口226774人(公安人口),总户数59124户,户均4人。男性人口117862人,女性人口108912人,男女性别比为108:100。城镇人口187807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2.8%,乡村人口38967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2%。2009年全区出生人口1300人,出生率5.17‰;死亡人口578人,死亡率2.3‰;人口自增率2.87‰。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046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469人,困难人员再就业543人;劳服企业新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88个;开发社区就业岗位317个;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51%。积极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全年全区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846人。 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全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548人、4168人、10354人,征缴基金分别达到2700万元、196.51万元、1300万元。全年为1435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776万元,发放率为100%,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427万元。 社会救助稳步推进,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区享受城市低保的有9916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513万元;救灾资金71.7万元,大病救助金225.3万元;全区共计发放取暖补贴264万元。全年用于解决城乡群众实际困难的财政资金累计达到4750万元。城市低保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30元提高到253元,农村低保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500元,为全省最高标准。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安宁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85736万元,比上年增长8.58%,从业人员月均劳动报酬2399元,同比增长10.5%。在岗职工月均工资245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元,增长10.95%;2009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40元,同比增长10%;消费性支出10718.5元,同比增长8.01%。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6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4%;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达6399.8元,同比增长5.55%。 注:1、公报中总值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户籍人口数为公安年报中常驻人口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自增率为计生局年报数。 3、本公报人均GDP以公安年报常驻人口数计算。 |